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2025年05月23日20:33:04 健康 1390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癌症一旦“转移”,很多人脑海里就只剩下一个词:绝望。但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其实未必,尤其是当癌细胞转移到了某些特定部位时,仍存在“逆风翻盘”的可能性。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这不是自我安慰,也不是给你画饼,而是有科学根据、有真实案例、有医生共识的判断。

我作为一名临床肿瘤科医生,见过太多病人从“宣判死刑”到“活出精彩”的故事。今天这篇文章,就想告诉你一个事实:癌症转移,并不等于终点。有些转移的部位,治疗效果依然可观,甚至有“根治”的潜力。

那到底是哪四个“转移地”还能有治愈可能?我们一个个来拆解。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个问题:所谓“癌症转移”到底是怎么回事?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癌细胞“搬家”是怎么一回事?

癌细胞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老实”,它们一旦脱离原发灶,就像脱缰野马,跑得飞快。它们会通过血液、淋巴系统等途径,“偷偷摸摸”地跑到其他器官安营扎寨。这就是所谓的肿瘤转移。

转移的部位和方式,决定了后续的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不是所有转移都一样“毒辣”,有些部位的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免疫等综合手段稳住局面,甚至清除干净。而有些部位的转移,治疗难度就像爬珠穆朗玛峰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我曾有一位病人,55岁,肺腺癌术后一年复查,发现肝脏有单一结节。家属几乎已经绝望。但我们团队综合评估后判断为寡转移状态,及时采取局部治疗,3年过去了,他不仅生活自理,还能开车出去旅游。

这不是偶然,而是科学和判断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哪四个部位的癌症转移,仍有治疗希望呢?

肝脏转移: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寡不寡”

一说肝转移,很多人脑袋嗡的一下。的确,肝是“高危地带”,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没救。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如果肝转移灶数量少、体积小,尤其是原发肿瘤控制得不错,那它很可能属于“寡转移”——这是近年来肿瘤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概念。

“寡”意味着少,意味着局部控制还有希望。像结直肠癌肝转移,如果发现得早,单灶或寡灶,很多患者通过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40%甚至更高。

关键点在于:不要等到“泛滥成灾”才发现。定期复查、影像检查、肿瘤标志物监测,这些不能偷懒。

骨转移:不只是“疼”,更不是“死缓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骨转移很多时候是被疼痛“暴露”的,但疼痛只是表象。骨转移并不等同于“晚期绝症”。

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非常常见,但他们在接受规范治疗后,很多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我认识一位老奶奶,乳腺癌骨转移8年,还坚持早上跳广场舞,晚上带孙子。她跟我说:“医生,我就是不愿意认输。”她能稳住病情的关键,是长期接受规范治疗+定期评估+良好生活状态。

骨转移并非必然走向衰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完全有机会“稳住阵脚”。

肾上腺转移:小器官也能“打翻盘仗”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你可能听说过肺癌肾上腺转移,但你不一定知道,这种转移有时候可以“摘干净”。

这是因为肾上腺是一个“孤立”的器官,血供丰富但结构单一,某些病灶可以通过精准手术切除。

这种操作要求高,但如果评估合理、手术条件允许,肾上腺转移并不等于灭顶之灾。我参与的一个病例,一位肺癌患者肾上腺孤立转移,手术后无复发,已经5年多了,现在每天遛狗、种菜,好得很。

重点在于“孤立”——如果转移灶是孤立的,治疗效果会明显不同。

脑转移:不是“毁灭性打击”,而是“攻防战”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脑转移,确实是肿瘤治疗中的“硬骨头”。但别急着绝望。如果脑转移灶数量少、位置合适,有些病人可以通过立体定向放疗等手段获得长期控制。

而且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比如一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脑转移也有穿透能力,以前的“禁区”现在也能“开绿灯”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年轻肺癌患者,脑部出现两个小灶。我们团队用立体定向放疗+系统治疗的组合方式,现在已经稳定两年多。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看女儿小学毕业——现在女儿已经上初中了。

别把“转移”当“判决”,关键在于判断和行动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癌症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你退我进”的博弈。不是所有转移都一刀切地等于“终末期”。

很多时候,治疗窗口期就在眼前,但我们却因为恐惧、误解、拖延,错过了最关键的时间节点。

千万别轻信“网上传言”或者“一听转移就放弃治疗”的说法。判断是否属于“可控型转移”,需要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不是百度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

“治不好”≠“活不久”,别小看“带瘤生存”的价值

在临床中,我经常遇到病人问:“医生,这病能治好吗?”我通常会反问:“你想的是彻底消灭,还是尽量控制?”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很多癌症即便不能“彻底根治”,但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长期控制、维持生活质量。

带瘤生存,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智慧的抗争。它让人不再被病痛拖着走,而是学会与病共处、与人生和解。

别被“癌”字吓住,科学是最好的底气

癌症这两个字,确实吓人。但它不是魔咒。只要我们掌握知识、尊重科学、积极面对,很多时候结果会超出预期。

许多病人不是“败给了癌”,而是“倒在了信息差”里。不懂,不问,不查,不信,是最致命的病。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这篇文章写给你,也写给你身边的亲人:别轻易给生命判死刑。

那些你可能听过但未必理解的误区

有人说:“一旦转移就没救了。”错,关键看转移多少、位置、原发控制情况。

有人说:“放疗化疗都是折磨。”错,科学化的治疗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单纯延命。

有人说:“吃点保健品就好。”错,替代治疗是最大的谎言,它只会让你错过真正有效的机会。

说到底,癌症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医生提醒:这4处转移仍有治愈的可能 - 天天要闻

别把癌症当成命运的审判,而要当成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力的长跑”。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是你的同伴,科学是你的武器,态度是你的底气。

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答案是:有,但前提是你没放弃。

参考文献:

[1]张俊,刘志红,李涛,等.肺癌合并肾上腺孤立转移的治疗策略探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3,35(2):89-93.

[2]钱玉华,赵平,陈凯,等.寡转移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5):456-462.

[3]李艳华,周建华,郭晓燕,等.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长期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25,52(3):145-150.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天天要闻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60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过,控糖控的到底是什么糖呢?饮食里的碳水又该怎么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