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抗病毒!天津大学用中药复方精准狙击“蜱虫病”

2025年04月10日16:10:32 健康 587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4月9日,天津大学消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金银花等5味中药组成的“清气固血方”,可通过独特的分子机制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该研究为通过蜱虫传播的致命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提供了中医药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virologica sinica》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被民间称为‘蜱虫病’,其致病病毒可通过蜱虫叮咬侵入人体,引发持续高热、血小板锐减、多器官衰竭等危急症状。” 4月9日,团队负责人王涛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由于缺乏特效药和疫苗,我国每年报告病例数持续攀升,该传染病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监控的公共卫生威胁。

中药可抗病毒!天津大学用中药复方精准狙击“蜱虫病” - 天天要闻

王涛教授团队将目光投向传承千年的中医药宝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开攻关。他们将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从百余种中药材中筛选出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五种药材组成复方。

实验显示,该复方中的关键成分木犀草素如同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能直接作用于相关调控蛋白,通过剂量依赖方式使病毒失去复制所需的“温床”。在类器官实验中,不仅病毒载量在“清气固血防”处理组显著降低,因感染引发的肝胆类器官损伤也得到有效控制。

“这项研究系统阐释了中药复方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抗病毒的科学机制。”王涛介绍,“我们采用现代科研手段验证传统医学智慧,发现中药成分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还能缓解过度炎症反应,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为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了创新思路。”

据了解,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目前正推进后续转化研究。此外,王涛提醒,建议在蜱虫活跃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有位患高血压的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服用降压药之后,现在血压是130/90mmol/L,高压控制得很好,但低压还是偏高,要怎么办,要不要换降压药呢?华子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收缩压(高压)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效果明显;而舒张压(低压)对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闻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中国人的厨房里,生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驱寒暖胃、泡水解腻,一物多能,风头不减。最近有种说法在网上悄悄流行开来: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时,这一数据还仅是35岁。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省份之间,这一数据又有多大区别呢?这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认出几个?▼先别沉迷黑神话悟空了,这些游戏没20年网...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