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2025年04月05日17:22:10 健康 1014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01

痛苦的开端

老张今年45岁,是一家小型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外人眼里,他是个做事认真、待人热情的好人,可没人知道他每天回到家后经历的煎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凌晨三四点,脑海中不断闪回二十年前被初恋女友抛弃的场景;白天工作时,明明已经检查了三遍的报价单,还是忍不住反复核对;胸口总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呼吸不畅;最可怕的是,每当看到刀具,脑海中就会闪过"一了百了"的念头。

"我知道这些想法很荒谬,"老张在咨询室里搓着双手,"我也无数次告诉自己别想了,可越控制越想得厉害。医生开的药能让我睡几个小时,但醒来后那些念头又回来了,就像永远甩不掉的影子。"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02

想通≠康复的误区

很多人以为,走出抑郁和强迫的关键是"想通"——通过理性分析说服自己放下执念。但事实恰恰相反,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当一个人处于防御状态时,再正确的道理也会被扭曲成自我攻击的武器。"老张的经历就是明证——他能够逻辑清晰地分析自己的强迫观念毫无意义,但这种"想通"反而加重了他的无力感:"我明明知道不该这样,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了?"

药物确实能缓解症状,就像给高烧病人吃退烧药。但如果不解决导致"发烧"的感染源——扭曲的思维模式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特质,症状永远会卷土重来。这就像《战胜强迫症》书中那个精妙的比喻:强迫症患者如同试图用汤勺舀干海水的人,越是努力"解决"问题,问题反而越严重。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03

改变人生的两个练习

转机出现在老张遇到心理咨询师李老师后。李老师没有给他讲大道理,而是给了两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深意的练习:

第一把钥匙:观息法

"现在,闭上眼睛,感受你的呼吸。"李老师的声音平和而坚定,"不要控制它,就像观察云朵飘过天空一样观察你的呼吸。当杂念出现时,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不要评判。"

刚开始的几天,老张几乎崩溃——闭眼不到三分钟,各种念头就如洪水般涌来。但坚持一周后,奇妙的变化发生了:某次练习中,当他再次陷入"妻子生病没人照顾"的焦虑时,突然意识到:"这个念头就像天空中的乌云,而我是整个天空。"那一刻,他第一次体验到了与痛苦共处而不被吞噬的自由。

观息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绕过了理性思维的防御机制。《情绪自救》中强调:"情绪如同河流,试图堵住它只会造成泛滥。平等心地观察,才是真正的疏导。"通过每天早晚各30分钟的练习,老张逐渐培养出对情绪的"旁观者视角",那些曾经吞噬他的强迫思维,渐渐变成了可以静静观看的心理现象。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第二把钥匙:誓言法

"我允许自己不完美"、"感受只是感受,不代表事实"——这些看似简单的短句,构成了李老师教的"誓言法"。老张需要每天对着镜子朗读这些句子,并在焦虑发作时默念它们。

起初他觉得这幼稚可笑,直到某次项目验收前,熟悉的强迫性检查冲动又来了。当他默念"完美是幻想,尽力就够了"时,那股驱使他反复核对的紧绷感竟然减轻了。这让他想起禅宗的一个故事:小和尚问师父如何止住奔腾的思绪,师父答:"不是止住它,而是认出它本来就是虚幻的。"

性格重塑的旅程

三个月后,老张的变化让家人惊讶:他不再为小数点后的报价纠结到深夜;当回忆闪回时,他能平静地说"哦,那个老故事又来了";最神奇的是,某天他突然发现,已经连续一周没有数着绵羊入睡。这些改变不是来自药物的调整(剂量反而减少了),而是思维方式与性格底色的转变:

1、从控制到接纳:不再与念头搏斗,而是学会"心怀允许地观察"

2、从完美到完整:把"必须做好"换成"尽力就好",工作质量反而提升

3、从分析到体验:减少对情绪的头脑分析,更多感受身体的信号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04

给仍在挣扎的你

如果你也深陷抑郁或强迫的泥沼,不妨试试这些接地气的建议:

1、每天两次观息练习:从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到20分钟。重点不在时长,而在持续观察呼吸的专注力训练。

2、设置"念头停车位":当强迫思维出现时,想象把它停进专属车位,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处理它的时候。"

3、改写内心独白:把"我必须..."换成"我选择...",把"绝不能..."换成"希望能..."。

4、建立行为锚点:焦虑发作时,立即做三个深呼吸,然后喝半杯温水,用身体动作打断思维循环。

发现没,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康复,都因做到了这2点 - 天天要闻

记住,真正的康复不是症状的消失,而是与症状关系的改变。就像《战胜强迫症》中说的:"你不必等风暴过去,要学会在雨中跳舞。"当停止与影子搏斗的那一刻,阳光自然照进现实。

老张现在依然每天练习观息法和誓言法,不同的是,他不再把它们当作"治病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最近他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我一直寻找的出口,不在思维的迷宫里,而在每一次呼吸之间的空隙中。"这或许就是所有走出阴霾者的共同领悟——康复不是想通的顿悟,而是每日践行的累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滴滴将重启巴西外卖业务;黄金主题ETF总规模超1100亿元|Do早报 - 天天要闻

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滴滴将重启巴西外卖业务;黄金主题ETF总规模超1100亿元|Do早报

大家好,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一起来浏览今天的早报吧~【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4日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新型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可显著改善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新华社)【滴滴将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两家大型医院院长,同日被查! - 天天要闻

两家大型医院院长,同日被查!

3 月 27 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甘肃省酒泉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原院长常亚霖,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问题,已被正式立案审查调查。酒泉市中医院成立于1986年,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急救和中药制剂为一体的公立三级中医
品读·健康 | 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 - 天天要闻

品读·健康 | 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5年第4期内容在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不少人却因为担心花粉过敏、感冒发烧而不敢出户踏青,并将其归咎于自身免疫力不足,认为增强免疫力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免疫力是越强越好吗?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惹的祸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阻...
后悔!福州小伙反复腹泻、肝功“爆表”,只因吃了…… - 天天要闻

后悔!福州小伙反复腹泻、肝功“爆表”,只因吃了……

春季,阳气蓬勃生发中医秉持“春气通于肝”的理念明确指出这是养肝的黄金时节。然而,养肝绝非随意为之,若方法不当,极有可能适得其反福州30岁的李先生就因为一顿“养肝”操作把自己送进医院……执着于清肝火结果反而伤肝、腹泻近来李先生因为反复腹泻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前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就诊主...
“胆固醇大户”被揪出,吃1口等于10斤肥肉,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 天天要闻

“胆固醇大户”被揪出,吃1口等于10斤肥肉,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胆固醇,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吃得太好”的代名词。它不是坏东西,身体合成激素、维生素D、细胞膜,全靠它参与,但一旦多了,血管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