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减重组合拳”,你更适合哪一款?

2025年04月02日01:32:08 健康 1175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一套“减重组合拳”,你更适合哪一款?

成都市七医院多学科专家为肥胖或超重患者打造一条减重完整链条

一套“减重组合拳”,你更适合哪一款? - 天天要闻

手术减重是“保底”手段。

一套“减重组合拳”,你更适合哪一款? - 天天要闻

多学科专家会诊。

今春,减重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策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减重话题,体脂秤更是大卖,运动健身掀起热潮。

而就在热点到来之前的今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就已经提前行动,建立起一支由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胃肠外科、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介入治疗中心等多个学科的MDT减重团队,通过资源的整合,从不同的技术角度出发为市民提供体重管理帮助和治疗,形成一套完整的“组合拳”。这套“组合拳”有哪些内容?如何帮助有不同减重需求的市民?让我们走进该院进行深入了解。

自以为瘦的人

原来也是“胖子”

如今,肥胖和隐形肥胖人群的居高不下为大众健康埋下了严重隐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患者占据了大量医疗资源,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国家之所以要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就是为了实现关口前移,通过提前介入的方式防范疾病,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说,我国18岁以上居民肥胖率达到16.4%,超重率高达34.3%,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如今,居民肥胖率仍然呈上升趋势,若不加以有效遏制,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31.8%。这些数字背后,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风险的激增——每增加5公斤体重,糖尿病风险上升27%。

发生在市七医院的一个小故事足以说明大众对自我体重管理的忽视状况。前不久,48岁的代先生陪患糖尿病的母亲到该院内分泌科就诊,他顺便做了一次体重检测。数据显示,他身高1.69米,体重72公斤,腰围97厘米,体重指数(BMI)25.0。医生告诉他:“成年人体重指数应是18.5≤BMI<24.0,男性腰围应≤90厘米,1.69米男性的标准体重应为62.1公斤,从这些数据上看,你都超标了,从体重管理上来说属于超重。”代先生很是惊讶,从身材上看,很多人都觉得他还比较匀称,怎么就超重了呢?内分泌科主任刘璟瑜说,从长期的门诊经验来看,有很多自认为“不胖”的人因缺乏体重管理而逐渐把自己带到糖尿病患者的行列。“代先生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市七医院天府院区周边聚集了大量企业,该院发现,年轻上班族肥胖率较高,基于此,该院于今年1月组建减重MDT团队,开始为大众提供多元化的减重服务。

一套“组合拳”

系统化解决肥胖病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今年初由消化内科牵头,整合了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胃肠外科、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介入治疗中心等多个学科的资源组建起一支MDT减重团队,由“内”到“外”形成一个完备的减重体系。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游婷介绍说,涉及减重服务的临床科室较多,但很长时间以来,患者很难得到一个多学科相互配合的综合性治疗和调理。她说,按照以往的经验,更多患者是在治“已病”,比如已经因肥胖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重度脂肪肝等,而治“未病”的相对少得多。“那是因为大众还没有重视起来,直到今春减重成为热点话题后,大家才意识到减重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方便患者,在市七医院组建减重MDT团队后,他们设定了一套“组合拳”:已经出现内分泌问题的患者,应接受内分泌科医生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以保持血糖的稳定。对超重或肥胖但尚未发生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可到中医科接受埋线减重或者中药调理。与此同时,营养科和康复科专家可针对患者个体情况,为他们设计科学的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帮助他们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达到体重管理的目的。对于普通的“已病”肥胖患者或超重者,在某个科室或许能实现疾病问题的解决,但在体重管理上也许难以实现,“现代医学的专业化细分使医疗专家在特定领域高度精专,但也可能限制其对复杂疾病的整体视角。因此,整合多学科优势的MDT减重团队应运而生,以系统化解决肥胖这一多因素疾病。”

所以,减重“全链条模式”出现在市七医院:在内分泌科或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得到营养科、康复科的帮助;仅仅处于减重目的的超重者可在中医科用埋线或中药调理方式实现减重;如果在这些前端科室治疗后仍然无法减下来的患者,则可采用介入技术、内镜下的胃转流支架植入来达到减重目标;而那些久减不下且已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超级肥胖者,最后端可由胃肠外科实施减重手术。“从前端到后端,我们的这套‘组合拳’是层层递进的,并非患者一来就实施手术,而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尽量用最经济、最优化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

前端减不下来?

后端还有“瘦办法”

在市七医院推出的这套“减重组合拳”中,新技术的加持让在前端难以减下来的患者得到持续帮助。帮助的方式一种是介入治疗,一种是内镜下的胃转流与支架植入术。

介入专家童伦兵介绍说,BMI在30-40的肥胖者,“他们通过内科治疗后难以减下来,而且肥胖已经为健康造成较大风险,所以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体重。”他说,这个群体有个特点——饮食控制困难,此时就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帮助他们少摄入。介入减重主要就是胃左动脉栓塞,“让导管进入到胃左动脉,用药物将胃左动脉栓塞一部分,减少胃底血供、降低胃饥饿素的分泌,从而增强饱腹感,让人少摄入,达到减重的目的。”童伦兵说。

那内镜下胃转流与支架植入又是怎么做呢?消化内科主任游婷说,这种技术主要针对BMI值大于27,且合并重度脂肪肝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在其他方法减重无效后,可选择这个方法。”她介绍,内镜下胃转流与支架植入,就是在内镜帮助下,将一枚管状支架安放在十二指肠部位,将进入体内的食物和人体分泌的消化液隔绝开来,从而减少吸收,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对于很难管住嘴的人,此方法似乎更适合,“大大减少消化吸收”。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处于减重最末端的方法就是由市七医院胃肠外科实施的外科手术。该科主任袁浩说:“主要手段就是胃袖状切除。”这种手术主要针对已经出现诸多并发症的超级肥胖患者,再不手术,可能危及他们生命。他说,凡是接受外科手术减重的患者,无一例外都已发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通过胃切除减重,应是所有手段失效后的保底治疗手段。”

核心目标:

帮助患者达到“治未病”目的

市七医院通过组建减重MDT团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治疗逻辑,“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优化’二字,为患者的健康着想,尽量帮助他们在前端实现减重目标,能不手术是最好的。”消化内科主任游婷说。

今年3月17日,该院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正式开诊,消化内科专家专门为这类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游婷表示,“如今很多人是因为过于好吃而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其实根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需要在医生帮助下进行运动并对生活方式进行科学调整就可以解决。”她说,只有出现肝酶增高、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干预。这再次说明市七医院在减重上对“前端”的重视。

介入专家童伦兵从现实的角度说,通过胃左动脉栓塞会很快帮助患者实现减重目标,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体重会分别下降超过10%,“但是,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段,因为血管也会代偿,这里栓塞了,会产生新的血管向胃底供血。”同样,在十二指肠安置支架也非一劳永逸,通常3个月就要取掉支架,而重度脂肪肝患者可6个月时取支架,“安装支架是为了解决严重脂肪肝已给身体带来的巨大危害,但如果减下来后不从生活方式上进行管理,仍然胡吃海喝,体重还会反弹。”因而游婷说,该院减重MDT团队的核心目标,在通过不同手段帮患者实现减重后,更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帮他们建立良好生活方式,让他们持续地将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文/洪观 供图/市七医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主治医生谈“缅甸强震被困超120小时男子”的病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自述头被砸到 - 天天要闻

主治医生谈“缅甸强震被困超120小时男子”的病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自述头被砸到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满达 李迎 余渊缅甸当地时间4月2日17时41分,地震发生超过120小时后,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救援队伍在曼德勒市65条31-32金色乡村酒店营救出一名被困男子。获救后,患者被送往Mandalar Hospital就医。当地时间4月2日晚7时30分,被困男子的主治医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男子被送至医院后生命体征平...
胃最怕的5个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 天天要闻

胃最怕的5个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饮食因素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胃最怕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保护胃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01胃最怕这5点■ 高盐食物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坏就会增加罹患胃炎的风险,严重还可能导致胃癌...
面对肿瘤放疗,如何给心灵“松绑”?这份指南请收好! - 天天要闻

面对肿瘤放疗,如何给心灵“松绑”?这份指南请收好!

肿瘤放射治疗,常伴随着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影响情绪,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在放射治疗期间,面对肿瘤和放疗,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正常的。不要压抑或否认这些情绪,要允许自己感受,并尝试理解和接纳。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
长沙市第四医院提醒:清明养生,重在“清”与“明”! - 天天要闻

长沙市第四医院提醒:清明养生,重在“清”与“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不过,长沙市第四医院康复理疗科专家提醒大家,清明时节,阳气升发,肝气旺盛,易受湿邪侵扰,需顺应自然规律,借力传统习俗,调和阴阳,疏肝健脾。《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
“剧痒难耐”!专家:圆柏过敏可试用花粉阻隔剂 - 天天要闻

“剧痒难耐”!专家:圆柏过敏可试用花粉阻隔剂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 韩金序)风一扬,公园里的圆柏花粉如玉米面般四散开。春天伴随着眼痒流泪一同到来。“最近我接诊的花粉症患者以圆柏过敏为主,症状多集中在眼睛,患者形容眼部‘剧痒难忍’。”4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尹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今年的发病时间与往年大致相当,但症...
【健康】劝你多吃点芋头的理由,1个就够了 - 天天要闻

【健康】劝你多吃点芋头的理由,1个就够了

一提到香芋制成的各类食品,很多人的嘴里就会涌动起那种绵软香甜的感觉......其实,芋头这种食物本身味道也不错,即便只是空口吃蒸芋头作为主食,口感也完全不输米饭、馒头。01芋头是一种优秀的主食芋头属于薯类,可以算作杂粮,替代饮食中精米白面的角色。作为主食,它不仅能充饥、提供能量,还能减脂、控血糖……1. 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