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冻伤别大意,出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有冻伤了!

2024年12月06日12:02:20 健康 1649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若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或者保暖措施不当,极易发生冻伤。冻伤不仅令人痛苦,严重时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冻伤的表现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冻伤的不同阶段及其表现,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冬季常见伤害。

冻伤的表现有哪些

1、轻度冻伤:初期的警告信号

轻度冻伤通常发生在皮肤表层,是身体对寒冷环境的初步反应。其表现主要包括:

皮肤苍白:受冻部位因血管收缩而显得苍白,失去正常血色

感觉麻木:寒冷导致神经末梢功能下降,受冻区域可能感到麻木或刺痛。

皮肤变硬:随着温度下降,皮肤会变得僵硬,触感降低。

轻微红肿:解冻后,受冻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轻度冻伤虽然看似不严重,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冻伤。

冬季冻伤别大意,出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有冻伤了! - 天天要闻

2、中度冻伤:深层的伤害

当中度冻伤发生时,寒冷已经影响到皮肤及皮下组织,其表现更为显著:

皮肤变为蓝紫色:由于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可能出现蓝紫色斑块,这是组织缺氧的表现。

水泡形成:解冻后,受冻区域可能出现水泡,这是皮肤下层组织受损的结果。

疼痛加剧:随着冻伤的加深,疼痛感会变得更加明显,甚至难以忍受。

感觉丧失:中度冻伤可能导致受冻部位的感觉完全丧失,这是神经受损的严重信号。

中度冻伤需要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3、重度冻伤:危及生命的危机

重度冻伤,也称为冻僵低温症,是寒冷环境对身体的极端影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其表现包括:

体温极低:全身或局部体温显著下降,可能低于35摄氏度

意识模糊:由于体温过低,大脑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心率和呼吸减慢:为了保存能量,身体会自动减缓心率和呼吸频率,但这也会增加生命危险。

肌肉僵硬和抽搐:全身肌肉因寒冷而僵硬,可能出现不自主的抽搐。

冬季冻伤别大意,出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有冻伤了! - 天天要闻

重度冻伤是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复温措施,并送往医院救治。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天气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冻伤这一常见冬季伤害。冻伤是由于身体部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受损。为了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在冬季有效预防冻伤,让温暖与你同在。

冬季如何有效预防冻伤

1、了解冻伤的风险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冻伤的威胁。一般来说,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以及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冻伤。此外,极端天气条件,如突然降温、大风或湿度过高,也会增加冻伤的风险。

2、做好个人防护,从源头预防

穿戴保暖: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绒服、羊毛衫、保暖内衣等。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鼻子、手脚等末梢部位,使用帽子、围巾、手套和袜子等防寒用品。

多层穿衣:采用多层穿衣法,既能保持体温,又能根据环境温度灵活调整。最内层选择透气、吸汗的材质,中间层为保暖层,最外层则注重防风防水。

保持干燥:潮湿会加速热量的流失,因此保持衣物和身体的干燥至关重要。雨雪天气外出时,尽量穿着防水外套和鞋子。

使用保湿霜:冬季皮肤干燥,易开裂,使用含有天然油脂的保湿霜可以有效保护皮肤,减少冻伤风险。

冬季冻伤别大意,出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有冻伤了! - 天天要闻

3、增强身体抵抗力,提升御寒能力

均衡饮食: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类、果蔬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热量储备和免疫力。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冬季可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跳绳、做家务等,避免在极端天气下户外运动。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恢复体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4、特殊环境下的防护措施

户外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时,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避免在极端寒冷或大风天气外出。使用专业的防寒装备,如防寒服、滑雪镜、防风面罩等。

驾驶出行:车内应备有应急保暖物品,如毛毯、热水袋等。遇到紧急情况,如车辆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体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室内保暖:确保家中供暖系统正常运行,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皮肤干燥。

5、学会识别冻伤迹象,及时处理

了解冻伤的症状,如皮肤苍白、麻木、红肿、水泡等,一旦发现,应立即脱离寒冷环境,用温水缓慢复温,避免使用火烤或热水直接加热。对于重度冻伤,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之,冬季预防冻伤需要从个人防护、饮食调理、适量运动、特殊环境下的防护措施以及学会识别冻伤迹象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冻伤的风险,享受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季。让我们共同迎接这个冬季,用温暖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了解冻伤的表现是预防和处理这一伤害的基础。在寒冷的冬季,保持警惕,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冻伤侵害的关键。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 天天要闻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健康周报2025年第17期 总第125期(4月28日—5月4日)1.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顺利召开4月29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医院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聚焦中央要求,落...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 天天要闻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私德与医德,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妇产科专家田孝坤的最后一台手术,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着尿管、血管造瘘管,挂着尿袋”的情况下做的.当时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山区农妇。她因子宫切除手术损伤造成了尿瘘,在当地做过两次修补手术都没成功。不想垫着尿片度过余生的患者,抱着最后一丝...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 天天要闻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吗?数据显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数量众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堪忧。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习惯改变,让身体年龄比实际更年轻?如何让提升你的健康寿命,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人生的健康规划,让你从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 天天要闻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现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压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剂量或是换成其他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呢?华子告诉他,增加剂量或是换药,都不算最好的选择,其实可以考虑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进行联用,很可能会出现“1+1>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童萱摄影 陶继东5月5日,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院长胡俊波率队深入光谷生物园科创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同济医院在此推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同济医院科创成果、科创产业的积极推进,不仅是同济医院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征程中的关键一环,更是医院肩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 天天要闻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涉事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图/电子杂志截图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关注。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