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2024年04月11日19:35:12 健康 1965

文|徐医生

编辑|蚩尤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李晓芬,一位56岁的资深会计,在超市的结账台前,随手参加了一个抽奖活动,没想到竟然抽中了一张价值不菲的全身体检卡。

本来对这类“幸运”不以为然的她,突然想到近期总感觉体力不支,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检查一下身体。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不曾想,这次体检,却让她泪流满面。

您的血脂指标超标了。”

医生的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般让李晓芬愣在了原地。

作为一个从未把“健康”二字放在心上的职场老将,她每天忙于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饮食无规律,运动更是零。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她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被高血脂缠身。

李晓芬的生活中,有三件事是每天必做的:

早上一杯浓咖啡提神中午外卖解决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吃的油腻宵夜

这三件事,似乎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她未曾意识到,正是这些日常小事,慢慢地侵蚀着她的健康。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医生解释说,对于高血脂的患者来说,饮食习惯尤其重要。

像李晓芬这样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模式,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血脂异常,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而且,高血脂还有个特点——“悄无声息”。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就已经患病,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需要长期治疗甚至手术的程度。

在这次交谈中,医生还提到了两种特别需要警惕高血脂的人群:

一是像李晓芬这样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生活不规律的职场人士二是有家族高血脂病史的人群。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这两种人群因为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比普通人群更易患上高血脂病。

在医学知识的普及上,医生强调,高血脂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并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

例如,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坚果和橄榄油;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对糖分和脂肪的代谢能力。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医生还展示了改变生活方式后,人群中高血脂发病率的显著下降。

据统计,坚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人群,其高血脂的发病率比那些生活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低了近一半。

李晓芬聆听后,深感警醒。

她意识到,自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从饮食习惯开始,再到日常的活动量。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高血脂的诊断,虽然让她一度泪流满面,但也为她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此事经过,李晓芬的故事在她的朋友圈里传开了,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纷纷表示要开始重视健康,调整生活习惯。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

为何在现代社会中,即使面对种种健康警告,人们还是难以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不良生活习惯?

对此,深入分析表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在饮食和休息上寻求便捷,忽略了健康;其次,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缺乏足够的健康意识;最后,很多人缺乏自律,即使知道某些习惯不利于健康,也难以坚持改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入手,通过教育和社会宣传,加深人们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56岁女子天天做3件事,确诊高血脂后泪流满面,医生:2种人早警惕 - 天天要闻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如建设公共运动设施,推广健康饮食文化,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确实能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高血压是个慢性过程,药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吃药不能光靠医生开,自己也得明白点门道,尤其以下5个问题,搞不清楚,药吃再久也可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