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这3点不注意容易发生危险

2024年02月12日09:05:05 健康 1719

新春佳节将至,又到了走亲访友、阖家团聚、大快朵颐、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日子。

大家聚在一起,享用美食、畅谈心事,感受浓浓的年味和亲情。然而,在此期间,一些不注意的饮食及习惯也可能诱发多种疾病。

进食硬质食物

春节餐桌上,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食物安全。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鱼刺、骨头、花生、瓜子及冷年糕等异物不慎被吞入、卡进咽喉或食管消化道出血等意外情况。

很多家庭过年期间还会在饺子中包进硬币、坚果之类的,为了讨个“好彩头”,但这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小孩、老人及有消化道出血史患者很危险,也很容易引起卡喉、消化道感染等问题。

一旦不慎发生意外,应立即停止进食,尽量减少吞咽动作,保持冷静,不要试图强行吞咽进食,以防刺破食管、气管或大血管,喝醋等“偏方”也往往不能奏效。

另外,注意观察异物是否卡在扁桃体或舌根部等较浅位置,如果是,可以尝试用镊子或筷子轻轻夹出,但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或盲目尝试。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呛咳、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除此以外,鱼刺、虾皮以及山东大煎饼也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容易引起肝硬化病人消化道出血的食物,这是因为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还会因为门静脉高压而引起食道和胃壁上的静脉曲张,从而进食硬质食物的时候,就会有划破曲张静脉,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所以,提醒特殊人群尽量避免食用。

大量饮酒

中国是一个尚酒的国家,无酒不成席,酒在饭桌上扮演着各种角色。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推杯换盏的机会比平日更多!然而过量饮酒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中毒,严重会导致意识障碍、行为失调和昏迷等症状。

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分为三个阶段: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睡期。

在兴奋期,患者会出现情绪激动、言语增多、易激惹等症状。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进入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行走不稳、言语含糊不清等。

如果继续饮酒,进入昏睡期,表现为昏迷、呼吸缓慢或停止、心跳加速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此外,还可能诱发酒精性肝病,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或右肋下疼痛,以及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

另外,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酒精是可以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元凶,也是肝癌的明确致癌物。对于已经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来讲,肝脏原本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大问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再增加酒精这个损害肝脏的帮凶,那简直就是在雪上加霜。

不当饮食

还容易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

1

急性胃肠炎

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食入不洁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引起,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2

急性胆囊炎

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暴饮暴食、酗酒、进食大量油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等是急性胆囊炎的常见诱因。

3

急性胰腺炎

酗酒、暴饮暴食、进食较多油腻食物会刺激胰液分泌,过多的胰液无法顺利排出,引发急性胰腺炎。

4

消化道出血

暴饮暴食、重口味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酒精和辛辣食物尤其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当胃黏膜受损严重时,也可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

5

消化性溃疡

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进食过多和饮酒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两个重要风险因素。

6

幽门螺杆菌感染

春节期间,聚餐不断。不良的用餐习惯会增大幽门螺杆菌感染概率,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发展为胃癌

总结:

春节期间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控制进食量和速度,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和高脂肪食品,尽量减轻胃的负担。不吃生冷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瓜果蔬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尽量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集体用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避免相互夹菜,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另外,注意食物安全和细嚼慢咽,不要边吃饭边说话,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避免大笑、奔跑、嬉闹等。

春节聚餐,这3点不注意容易发生危险 - 天天要闻


来源:科普中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告别强降雨,河南今起迎大范围“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热射病! - 天天要闻

告别强降雨,河南今起迎大范围“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热射病!

告别了昨日的强降雨,今天(7月2日),河南的天气主题迅速切换为“晴热”。阳光重新回归,气温也随之快速攀升,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已拉开序幕。回顾7月1日,我省天气状况以降雨居多,淮河以北地区出现了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其中黄河以北及郑州、开封等地部分县市遭遇了中到大雨,局地甚至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雷...
太原:吹着空调睡觉 老人患上面瘫 - 天天要闻

太原:吹着空调睡觉 老人患上面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讯(记者 刘涛)“医生,快给我看看,一早起来嘴角歪斜,眼睛也闭上了。”65岁的李大爷焦急地描述着病情。原来,李大爷晚上开着空调睡觉,空调温度调至20℃,且冷风正对着身子吹,一觉醒来,结果吹出了周围性面瘫。
优质医疗服务再升级 省儿童医院两中心开诊 - 天天要闻

优质医疗服务再升级 省儿童医院两中心开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讯(记者 魏薇 通讯员 张倩 张玲霞)为落实国家关于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部署,落实全省卫生健康工作部署,6月25日,山西省儿童医院睡眠管理中心和体重管理中心开诊。
装上进口人工耳蜗 231位患者听见了 - 天天要闻

装上进口人工耳蜗 231位患者听见了

“党业融合”医疗器械进社区服务集市。 好吃不贵的长者助餐,社区里的“幸福食堂”就能吃到;世界知名的足球教育资源不再难得,学校的体育课上就能安排;进口的人工耳蜗不再重金难求,231位患者从这里重返“有声世界”......在南山,群众“心声”就是“民生”,城市发展的成果落到了每个居民的切身感受上,这些可感可知的变...
减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凶!不戒掉这些习惯,瘦不下来! - 天天要闻

减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凶!不戒掉这些习惯,瘦不下来!

很多人都说:“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在减肥了,为什么就是不掉秤呢?”绝大多数都是这三个原因,只是你平时忽略了,才会导致减肥不掉秤。有时候,非常细小的事情,都会导致你在减肥过程中不掉秤,最后发现自己努力好久,可体重就是纹丝不掉,然后到处说我喝凉水都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