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2024年01月17日22:40:44 健康 4828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聂文闻 陈有为 王继亮

在同一天时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四十余名专家“生命接力”,完成了小肠、心脏、肝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手术,帮助六名身处绝望的患者重启生命。其中,五旬男子成功手术移植小肠重获生机,这也是湖北首例单纯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目前,六位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湖北首例!肠坏死患者移植小肠后重生

58岁的吕先生(化姓)家住湖北洪湖,去年11月初,他突然腹部剧烈绞痛,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医生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了小肠急性缺血、坏死。经抢救,坏死的小肠大部及右半结肠被切除,剩余的小肠不足80厘米,难以维系全身营养,吕先生出现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等“短肠综合征”的症状。

“若小肠被切除后短于1米,会因肠道有效吸收面积显著减少,导致患者无法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短肠综合征’。”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说,患者“吃啥拉啥”,食物在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只能靠输营养液提供肠外营养支撑。

吕先生说,每天吃东西很痛苦,“吃了就拉,体重直往下掉,只能输营养液维持”。但问题是,这并非长久之计,如不能营养“自供”,肝脏等器官会因“闲置”太久逐渐丧失功能,最终将因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对吕先生来说,小肠移植是他最后的希望。去年12月,吕先生来到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希望能逃离“绝境”。该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吴轲教授评估后决定,吕先生维持治疗的同时等待合适的小肠供体。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右二)评估患者术前情况

今年1月,一名脑死亡患者志愿捐献器官,其无私大爱带给了吕先生活下去的希望。双方配型成功并通过了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的评估,专家组决定为他尽快手术。为确保此次移植手术顺利开展,协和医院高度重视,在医务办公室的牵头下召开了全院多学科术前会诊,胃肠外科、心外科、麻醉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呼吸内科、药学部、超声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会诊,做好各环节预案,为手术保驾护航。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1月12日8时许,在该院车谷院区手术室团队、超声医学科的配合下,陶凯雄教授、吴轲教授团队取出小肠供体,在0至4℃的器官保护液中小心修剪,再精准植入到吕先生的体内。这个过程,专家要细致地重建血管、吻合小肠,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修剪小肠供体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胃肠外科陶凯雄教授、吴轲教授(右)为患者实施小肠移植术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患者实施小肠移植术中

三个小时后,随着血供的恢复,移植的小肠肠壁逐渐恢复红润,并开始正常蠕动,这意味着手术成功完成。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移植的小肠供体恢复血流

陶凯雄教授介绍,小肠移植是腹部器官里比较困难的手术,存在难吻合、易排斥、常感染三大难关,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移植后的管理均有较大挑战,目前在国内外仅在少数大型医学中心开展。据悉,这是湖北首例单纯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目前,患者肠功能恢复良好,能自主排气,后续还将面临感染关和排斥关,多学科团队将全力守护。

挑战极限!肝肾移植延续四位患者生命

这一天,生命接力在协和医院继续。

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的分配,两名肝衰竭患者等来了“救命肝”。1月12日,协和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带领团队实施了完全左右半肝在体原位劈离肝移植术。

我国肝脏供体紧张,为高效利用宝贵的供肝,肝移植团队采用“原位在体劈离供肝”的方式,将一个供肝劈成两半。其中一个移植到52岁的女性患者体内,她因长期肝硬化最终导致了肝衰竭;而另一个供肝则挽救了一名43岁的女性患者,她因肝硬化晚期,常年饱受顽固性胸腹水、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折磨。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肝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中)团队为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肝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中)团队为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

游离肝脏、解剖肝门、胆道造影、离断肝脏、肝脏在体劈离、修肝、植肝……从当天凌晨6时到14时,顾劲扬带着肝移植团队争分夺秒,先后完成了带肝中静脉左半肝的背驮式肝移植、右半肝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第二天,两名患者均顺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与家人团聚。

“完全左右半肝在体原位劈离肝移植,这一肝移植领域顶尖术式可实现‘一肝两受’,适用于体型较小的成年患者,能缓解当前供肝短缺的矛盾,拯救更多急需肝移植手术的危重患者。”顾劲扬教授介绍。

当日,在协和医院车谷院区,经系统分配到合适的肾源后,泌尿外科李恒教授先后为两名肾衰竭患者完成了移植手术。当天,患者术后肌酐值降至正常值,并转入普通病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新的肾脏已在体内开始工作。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李恒教授(右)为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李恒教授(左)为患者实施肾移植手术

重启复跳!老人零输血换了一颗救命心

1月12日,在武汉协和医院本部,心脏大血管外科移植团队也在接力救治,一颗“救命心”在一位60岁老人体内重生。

当天12时11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和团队精细修剪供心;12时36分,供心放入受体胸腔、精准吻合血管;12时45分,伴随强劲而有力的跳动,这颗宝贵的心脏在受者胸腔复跳。董念国教授说,“整台手术,患者零输血!”

术后第二天,老人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为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湖北首例!小肠大面积坏死,他在协和医院“换肠”重生 - 天天要闻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为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去年,121名心衰患者在协和医院重启生命。”该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坚持技术创新,为无数心衰患者重启生命,目前心脏移植千余例,领跑全国,创下多项国内第一、世界第一的瞩目纪录。

协和医院一直把器官移植作为打造终末期疾病诊疗中心的重要方向。该院副院长夏家红表示,本次同日开展六台大器官移植,意味着该院在全面推进器官移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以小肠移植为代表的器官移植技术,将惠及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正是有大爱的器官捐献者,才能给更多终末期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协和医院医务办公室主任翁雨雄介绍,为搭建器官捐献者和受者的桥梁,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协和医院于2011年成立器官移植中心,2020年成立opo管理办公室,以规范器官捐献与移植全流程的管理。

(以上图片由通讯员金煦、刘坤维摄)

(来源:极目新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5月25日-最新周日早上好漂亮图片祝福 - 天天要闻

5月25日-最新周日早上好漂亮图片祝福

1. 常联系!多沟通!天天活在幸福中❤️!心态好!快乐找!越活越觉年龄小!每天互相问个好!祝福我们永不老! 2. 新的一天,愿我们一起与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同行!一路出发,一路好运,世间美好都与你缓缓相遇✨!周末愉快! 3.
长寿老人腰子后的秘密!没它再好的保健品也白搭 - 天天要闻

长寿老人腰子后的秘密!没它再好的保健品也白搭

你知道吗?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秘密,答案竟藏在腰子后面!那些八九十岁还能下地干活、耳聪目明的老人,年轻时未必顿顿山珍海味,但他们腰后的“净水机”一定保养得特别好——没错,说的就是你的肾!肾好的人,身体会“说话”肾就像身体的“垃圾处理厂”,白
人到晚年,休息睡觉的最佳时间,早了解不吃亏 - 天天要闻

人到晚年,休息睡觉的最佳时间,早了解不吃亏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感受:身体不太舒服,疾病成了生活里的“老朋友”,有时候躺在床上,脑子里却全是各种烦恼。疾病折磨着身体,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时候连最简单的事情也做不下去。治疗上的反复和不确定,让人心里憋闷又焦躁。毕竟,谁不想
币圈KOL要当心,为交易所拉新涉嫌违法。 - 天天要闻

币圈KOL要当心,为交易所拉新涉嫌违法。

5 月 24 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一份通报,整治了一批网络金融信息类账号和网站。其中和我们Web3行业最相关的,是一批宣传虚拟货币交易的账号被“依法依约关闭”。这次通报中被点名的,包括微博账号“火哥聊加密”“财经-徐彦文”“阿恩-论币”,知乎账号“00后富一代”等,官方认定他们通过晒收益截图、群聊信息等方式,引导...
售卖“治癌产品”70余万元,长沙一“神医”被判刑12年 - 天天要闻

售卖“治癌产品”70余万元,长沙一“神医”被判刑12年

听闻有专治癌症的特效产品高价购入却使用无效维权不成反遭拉黑......此时 才惊觉竟是骗局一场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售卖“治癌产品”骗取他人钱财的刑事案件,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刚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责令其退赔违法所得。案 情 简 介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刘某刚在没有任何医...
胃病患者,去医院做两个检查就够了,其余的都是白花钱 - 天天要闻

胃病患者,去医院做两个检查就够了,其余的都是白花钱

胃病这事,说起来真是让不少人头疼。尤其是步入中老年阶段,身体稍有小恙,便可能被放大成严重的问题。胃不舒服,哪哪儿都难受,吃饭没胃口,肚子胀气,偶尔还隐隐作痛。这些症状逐渐使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早上起床没精神,上班没劲,回家还得忍着不舒服,睡眠
钟南山再发声 - 天天要闻

钟南山再发声

据羊城晚报报道,5月24日,在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通过云端连线,为市民们透露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讲话中,钟南山提到了在今年2月份因流感离世的女明星大S徐熙媛,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经过两年的科学研究,中国抗癌协会今天公布,根据截止到2023年病历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33.3%提升至2023年底的43.7%,相当于每年多挽救50万患者生命。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全国预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482.5万,包括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