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连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2023年11月07日14:19:16 健康 1766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噪声是重要的致聋因素,噪声性听力损失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军队人员接触到的噪声种类多、强度大、时间久,因此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是我军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目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亦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深入探索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寻找潜在治疗靶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卢连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 天天要闻

针对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这一难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卢连军主任团队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负载ferrostatin-1的新型纳米递药体系,通过大量动物及细胞实验证实了该递药体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揭示铁死亡参与噪声致听觉感受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 JCR:Q1,中科院分区:1区),卢连军教授为通讯作者,王卫龙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马鹏炜博士为第一作者,卢佩恒硕士和袁浩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卢连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 天天要闻

高强度噪声引起耳蜗毛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导致毛细胞死亡,是噪声导致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筛药,发现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能够缓解噪声导致的小鼠听力阈值升高,但由于耳蜗复杂的解剖结构,全身给药很难在内耳达到有效的作用浓度。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和存在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种负载药物的温敏型纳米递药体系,简单来讲就是用PLGA纳米粒包裹药物并在其表面负载靶向外毛细胞的多肽,然后将纳米粒分散到壳聚糖水凝胶中制成温敏型递药体系。

卢连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 天天要闻

负载ferrostatin-1的温敏型纳米递药体系缓解噪声性听力损失示意图

经检测,该递药体系通过鼓室注射可在中耳停留至少7天,大幅延长了给药时间。研究发现该递药体系能够显著缓解噪声导致的小鼠听力阈值升高、耳蜗外毛细胞缺失、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缺失及螺旋神经元纤维退行性变。该研究不但进一步充实了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研究,而且为其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此项研究得到军队军事医学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卢连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天天要闻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60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过,控糖控的到底是什么糖呢?饮食里的碳水又该怎么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