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2023年11月06日10:12:06 健康 1420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如果说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那么皮肤科医生就是修复生命颜值的“美容师”。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谢红,已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载,曾获云南省科学进步三等奖3项,昆明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专注皮肤病治疗的她,已形成个人治疗皮肤病的系统理念,经她诊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一项项重磅的荣誉,一个个康复的病例,一句句感谢的夸赞,无不透出患者的满意和认可。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2022年10月25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管县用”专家对口帮扶威信县人民医院工作正式启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出专家组一行5人到威信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谢红作为医疗帮扶队队长参与其中。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为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谢红一行通过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受援医院需求。调研后发现,威信县人民医院没有专门的皮肤科,只有一个医生每周看两次门诊,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为填补受援医院空白,在人员配置、场地建设、技术引进等方面都做了充足准备后, 谢红结合皮肤病专科优势,帮扶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美容皮肤科,并通过一对一培养皮肤科医师、制定科室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室规章制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打造皮肤科特色专科,使威信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初具规模。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医疗美容皮肤科“从无到有”,不仅增强了医院发展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的信心和决心。


“医疗美容皮肤科开科,不仅是我院新的起点,也是一次创新性的探索。它的建立,让有皮肤相关困扰和需求的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专业、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威信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万能说。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如今的威信县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皮肤科,建立了皮肤真菌检查室、皮肤镜检查室、过敏原检查室、激光美容室、皮肤科手术室、治疗室等,开展皮肤病的诊疗、皮肤外科、皮肤美整形美容等治疗,门诊量由原来的每月100余人次上升到现在每月1000余人次。


医疗美容皮肤科的建立,迎来了更多前来问诊的人,在为患者就诊时,谢红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耐心,细心询问患者的相关症状以及感受,对于患者的提问也不厌其烦,努力帮助每位患者解决疑问,让患者能够安心就诊,在她看来“医生这一行业是专为患者服务的,因此对于每位患者都应该一视同仁,尽自己的努力,给他们带来便利。”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在谢红身上,不仅有着高超的医术,更有着高尚的医德,深深感染着、影响着在她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


“谢老师对待每一位患者,她都会仔细询问病史、查体,认真分析病因、病情,合理用药,并开展健康宣教,为患者解决了皮肤相关的问题,谢老师的到来,是我们威信老百姓的福音。”威信县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皮肤科医生江春梅感慨地说。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作为一名主任医师,谢红不仅自己技术过硬,她还不忘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做好传、帮、带,指导皮肤科制定科室人才培育计划及实习生培养计划,在县人民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过敏原检测”“药物性皮炎”“梅毒”“皮肤美容”“急诊中的皮肤病”等多个专题讲座,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现在,科室医护团队都已成为独当一面、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


威信县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皮肤科医生江春梅说:“自谢老师来到我院帮扶,带领皮肤科医务人员开展教学查房,手把手进行临床操作技术带教,还利用空闲时间对我科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为全面推广普及科学健康的护肤理念,谢红除了日常出诊,还通过巡回义诊、开展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皮肤健康相关知识。


自开展帮扶以来,谢红参与了皮肤科日常诊疗及医疗美容皮肤科创科工作,开展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过敏原点刺试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光子嫩肤、调Q激光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坐诊患者2800余例,参加各类义诊12次,组织专题培训10次,开展健康讲堂进社区、机关、学校6次,这一个个数字都是时间与心血垒筑而成。

提升团队能力 填补医疗空白——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威帮扶医师谢红 - 天天要闻


谈及一年的帮扶工作,谢红动容地说:“第一期的帮扶工作虽然结束了,但结下的情谊不会变,今后还会继续关心关注威信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威信县人民医院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两地的深厚情谊谱写出一首首动人乐章。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 天天要闻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吗?数据显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数量众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堪忧。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习惯改变,让身体年龄比实际更年轻?如何让提升你的健康寿命,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人生的健康规划,让你从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 天天要闻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现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压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剂量或是换成其他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呢?华子告诉他,增加剂量或是换药,都不算最好的选择,其实可以考虑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进行联用,很可能会出现“1+1>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童萱摄影 陶继东5月5日,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院长胡俊波率队深入光谷生物园科创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同济医院在此推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同济医院科创成果、科创产业的积极推进,不仅是同济医院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征程中的关键一环,更是医院肩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 天天要闻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涉事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图/电子杂志截图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关注。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议是... - 天天要闻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议是...

谁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块。日照的景点多数都免费,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适合学生党穷游~景点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细节还是要注意。建议参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万平口3号门-太公岛牡蛎公园-第三海水浴场-大泉沟渔港-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Day2:灯塔广场-巧克力渔家-日照科技馆-日照海洋公...
山大齐鲁医院回应“子宫肌瘤男性患者”论文 - 天天要闻

山大齐鲁医院回应“子宫肌瘤男性患者”论文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被网友广泛议论。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宫肌瘤男性患者”引发质疑。据报道,上述论文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在线公开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