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2023年09月28日15:41:05 健康 1139

“当我得知我家这样的情况能够申请获得‘听见春天’项目的公益救助,我如同绝处逢生,也感觉看到了‘声’的希望,在项目的帮助下,小女儿完成了手术,让幼小的她可以重新听到这个世界美好的声音。”9月27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举办的“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医患交流会暨耳鼻喉科义诊活动现场,患儿妈妈陈女士激动地表示。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天天要闻

资助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联合举办“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医患交流会暨耳鼻喉科义诊活动,呼吁社会更多热心人士和企业关注和关爱失聪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医院耳鼻喉科黄晓明主任及耳鼻喉科医护团队、捐赠方代表、患方受助家庭代表参加活动。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蔡延钊受邀出席活动。

基金会理事长古小红在会上表示,“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由社会热心企业于2023年6月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用于资助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标准为2.5万元/人。目前项目已初见成效,20名获助儿童顺利康复出院。“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寄托了捐赠方和基金会对失聪儿童重获有声世界的殷切期盼,也希望项目能真正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听力残疾人数量居五大残疾人群之首

耳鼻喉科黄晓明主任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作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广东省规模最大及业务量最大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中心,在耳与听力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该院耳鼻喉科以人工耳蜗为代表的听觉植入技术工作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自1998年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以来,至今已累计完成手术3000余例,近3年年均300余台。其中,困难耳蜗植入(包括中、内耳畸形,耳蜗骨化、二次植入等)患者占手术总数约20%,听神经瘤手术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及合并中、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等疑难手术量居华南首位,国内领先水平。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天天要闻

受助患儿现场开机。

而在“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中,为部分患儿植入的人工耳蜗等听力设备是植入式听觉设备,可佩戴终身。本次项目资助手术的20名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预后及康复效果都非常好。

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指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量是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之首。我国目前听力残疾者近3000万人;其中双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超过800万。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余名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这为语前聋患者。生活中亦有大量语后聋患者,如暴露于强大噪声环境中导致噪声性耳聋;暴露在有耳毒性的药物中导致药物性耳聋;因年龄和基因导致的老年性耳聋。听力损失不进行治疗的话,会导致难以恢复,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

各种耳聋都可通过听觉植入的方式提高听力

“对于新生儿来说,语前聋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心理等问题,甚至出现“因聋致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成年人耳聋会导致其工作交流障碍,还有可能失去职场升迁的机会。老年人耳聋会导致老人被社会“隔离”,患抑郁甚至痴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杨海弟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各种耳聋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恢复听力,不同原因导致的耳聋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杨海弟科普道,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即声音传导出现问题,接收到的声音降低,可采用显微/耳内镜中耳手术、BAHA、骨桥和振动声桥方式治疗;内耳和蜗后(听神经与大脑)出现问题,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即察觉声音和声音传输出现问题。其中,耳蜗出现问题,声音不仅会降低,且失真、不清晰,采用药物、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方式治疗;对于耳蜗没有发育或者听神经出现问题的患者,可以通过听觉脑干植入方式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干预措施是植入人工耳蜗。”那到底什么是人工耳蜗呢?杨海弟介绍,人工耳蜗是取代内耳受损毛细胞(耳蜗),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而产生听觉的高科技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双侧重度以上感音性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最佳植入时间为1-3岁,因为这个阶段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听觉中枢发育期。由于耳聋,听中枢长期不能接受声信号的刺激则会出现萎缩及听觉剥夺。一旦出现,使其重新恢复将非常困难。因此,一旦诊断明确,就要尽早接受人 工耳蜗植入治疗。语后聋患者时间可以放的宽一些,但同样越早进行人工耳蜗移植,效果也越好。“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最迟不应该超过15个月,我院最小植入年龄是6个月!”他强调。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天天要闻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天天要闻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听障孩子“听见春天” - 天天要闻


此外,他说道,人工耳蜗双侧植入的效果要优于单侧植入。“单侧植入类同于我们单耳,在嘈杂环境或多人交谈时会听不清,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上学和读书。如果目前经济不允许,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做一边进行康复,2-3年后有条件在给孩子做另一侧。”人工耳蜗双侧植入“1+1>2”双耳聆听能刺激双侧大脑发育,儿童不光听力表现更好,音准也更佳,更重要的是双侧大脑发育也更平衡。

成年人也可植入人工耳蜗

成年人会因为外界的各种原因导致自己耳聋。这是在语言建立后出现的耳聋,因此也叫做语后聋。最常见的语后聋是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大部分成人语后聋患者多选择配戴助听器,但是部分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即便是使用最先进的助听器也无法满足助听效果,这类患者最佳的选择是人工耳蜗植入。研究表明,65岁重度以上老年耳聋者植入人工耳蜗言语知觉明显改善。

那么,人工耳蜗植入之后就可以正常交流了吗?杨海弟回答,人工耳蜗信号是一种电信号,与常人听到的声音是有一定区别的。对语前聋的患儿来说,人工耳蜗开机后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声音,听觉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依次分别是察知声音、分辨声音、识别声音和理解声音,所以较语后聋患者要更多的听觉言语训练。成年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并不能马上适应人工耳蜗的电信号,可能会听不懂别人说话,因此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但原先的听觉经验和言语经验有助于整合两种不同的声音信号,所以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通过训练可以更快地适应人工耳蜗的电子信号,提升听力康复和日常交流能力。

广东科技报记者 麦博

通讯员 黄睿、杨奕帆、刘文琴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