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会面临身体上的一些变化和退化,这些退行性改变是自然规律使然,通常被称为衰老。比如头发会逐渐变白、皮肤会出现皱纹、眼力和听力也会逐渐下降等等,这些都是生理性的改变,人到了一定年纪都应当坦然接受。
但是,如果在上述衰老的基础上,同时伴随身体机能的丧失,就不是正常的衰老,而是衰弱了,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对寿命的影响相当大。
因为衰弱不同于衰老,它更加危险和可怕。当一个人进入了衰弱阶段后,可能无法完成简单家务、步履蹒跚、甚至连说话都感到吃力。更让人担忧的是,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下降,比如稍有不慎时就容易感冒或发生意外事件。
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的衰老人群,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死亡风险要高15%~50%。因此,在中年之后,我们可以接受自然的退行性改变也就是衰老,但一定要避免进入“哀弱”的状态。
那么,“哀弱”具体指什么呢?通常来说,“哀弱”有以下五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全身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并且已经无法完成简单的家务活动。
第二种情况:体重在短期内迅速下降超过5公斤。
第三种情况:不能顺利进行日常简单的活动,比如步行,每秒钟走路不足1米。
第四种情况:握持物品时,手部握力明显减少,并且已经无法平稳地端起餐碗等物品。
第五种情况:整天只想卧床休息,并对任何形式的活动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以上其中1条表现,提示你可能已经进入了“哀弱”阶段;如果同时出现3条及以上表现,则可以判断你已经处于“哀弱”状态,需要积极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了。
那么,中老年人如何避免进入“哀弱”的状态呢?
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尤其是每天要吃够肉奶蛋豆,确保优质蛋白足量摄入;在坚持做有氧运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肌肉的锻炼,肌肉流失与力量下降是衰弱最直接的表现;其次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多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聊天交流;此外,还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对慢性病坚持治疗等等。
总而言之,请记住:“衰老”不等于“哀弱”,两者存在本质差异。我们不能改变自然的生理退化,但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延缓退行性改变而延年益寿。
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别忘记了点个赞哟!关注天天听健康吧,每天一起了解防病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