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都要吹电扇 专家巧妙植入脊髓电刺激器解除截瘫患者诸多痛楚

2023年08月08日15:06:07 健康 1221


( 通讯员 邹亚琴 )“贾医生,我现在终于可以不用一年四季吹电扇了。另外,原本瘫痪的双脚,都恢复了一定活动能力!”近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了全植入式脊髓电刺激植入术的截瘫患者徐师傅,从千里之外给他的主刀医生贾一帆副教授发来喜讯。原本因严重脊髓损伤,一年四季疼痛难忍,且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导致诸多痛苦的他,术后症状消除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大冬天都要吹电扇 专家巧妙植入脊髓电刺激器解除截瘫患者诸多痛楚 - 天天要闻

大叔脊髓损伤 大冬天需猛吹电扇

2年前,贵州年近六旬的徐师傅严重受伤导致颈椎脊髓,造成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中翻身、吃饭、喝水、穿衣、上厕所等这些平常小事,都需要靠家人帮助才能完成。

更糟糕的是,从去年开始徐师傅出现腰部以下肌肉痉挛、冷痛难忍,甚至痛得彻夜难眠。不仅如此,他还出现了上身怕热、出汗量暴增等症状,每天都要汗湿好几件衣服,去年底更是到了大冬天都要吹电扇的地步。

家人带着他辗转多地求医,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却见效甚微。在得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在脊髓损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后,今年4月,一家人慕名赶到了武汉。

疼痛科贾一帆副教授团队对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徐师傅属于不完全性截瘫,第5颈椎以下B级损伤,日常生活能力属于极严重功能缺陷,无法独坐,大小便失禁,手臂无法伸直,双手完全丧失功能,背部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消失,同时还因肌张力增高而导致双下肢痉挛。这意味着他无法独自完成包括穿衣服、吃饭、上厕所的任何活动,甚至感觉不到双腿的存在。

贾一帆判断,徐师傅的疼痛程度属于重度,高位脊髓神经损伤导致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是他怕热、出汗的原因。随后的肌电图结果也显示,徐师傅的颈段以下神经损伤非常严重,这意味着预后并不乐观。心理评估结果也显示其合并中度抑郁焦虑状态。

贾一帆介绍,脊髓损伤(SCI)是一种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高度致残性疾病。发病原因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性损伤、椎管内肿瘤等。脊髓损伤会导致损伤部位以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还有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肌肉萎缩、肌肉痉挛、关节僵硬、下肢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的负担。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损伤时间的增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


植入脊髓电刺激器后 不暴汗也不疼了

贾一帆介绍,脊髓电刺激是目前治疗神经病理痛的神经调控疗法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脊髓电刺激植入手术,将电极放置在靠近脊髓后角的硬膜外间隙,通过脉冲放电以酥麻感代替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效果。此外,脊髓电刺激还能通过特定的程序长时间刺激促进神经通路重塑,减缓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在仔细评估病情并与徐师傅及家属细致沟通后,今年4月底,贾一帆团队为其进行了一期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在局麻下通过穿刺,治疗团队将两根电极放置于脊髓目标节段。术后开机测试后,徐师傅疼痛明显减轻。随后的几天里,在电刺激的作用下,他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一期手术成功后,贾一帆团队为徐师傅实施了二期手术,即全植入式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在麻醉科的默契配合下,术中唤醒与测试非常顺利。

术后1个月,徐师傅自己感觉不仅疼痛明显减轻,而且怕热和出汗症状也明显缓解。近一个月,徐师傅还欣喜地发现原本没有知觉的左脚,可以做勾脚、压脚等基本活动,还可以配合进行穿衣、刷牙等简单日常活动,双下肢痉挛也明显改善,之前口服的抗痉挛药物也可以不吃了。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的徐师傅,脊髓损伤由入院时的B级评为C级。


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 截瘫患者的新希望

8月4日,是术后第3个月。返回贵州休养的徐师傅给贾一帆发来消息,“我的右脚也可以勾脚了!”这表明,脊髓电刺激不仅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与出汗症状,更为其后续的运动康复治疗赢得了希望。

据悉,近年来以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上得到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在功能康复领域如截瘫、植物人促醒、帕金森综合征、胃肠功能障碍等方面,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也起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贾一帆提醒,对于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常合并呼吸功能、咳嗽反射、胃肠道功能障碍,大部分还伴随体位性低血压、反复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部分严重的颈髓损伤患者,甚至很难脱离呼吸机维持呼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周期。经过科学评估后接受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对提高和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肖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闻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后,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烤验期”即将上线。购置祛暑药品成了当下热门的健康防护选择。​数据显示,某外卖平台的防暑药品订单量月环比增长超120%。不过,热销的背后也藏着疑问,不少人把藿香正气类药物当成“万能解暑药”,这样科学吗?面对五花八门的防暑药,又该怎么选怎么用? 藿香正气类药品更适用治疗暑湿...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