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仁济医院顺利完成一例肝脏肿瘤微创消融术,也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例经皮超声引导肝脏肿瘤的消融治疗。

14岁的小路(化名)在一次就诊检查中意外发现肝脏患有一个良性肿瘤,在随访中,发现肿瘤逐渐长大,在医患沟通后,决定尝试微创消融手术完成手术治疗,术后第三天便能下床活动,康复进度明显大于传统手术。
“他在一次学校体检中显示尿酸高,过来医院检查,做B超才发现有个肿瘤,之前都没有出现哪里不舒服和异常”,患儿家属告诉记者。
“针对这类肝脏肿瘤,按照以往传统手术方法,需要把左半肝切掉,开一个将近十厘米的切口,手术中出血也会比较多,属于普外科比较大的手术。但考虑到小朋友是良性肿瘤,肿瘤位置也不算差,我们决定尝试用微创消融技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主任医师顾松介绍道:“现在成人肝脏肿瘤消融手术已经做得非常普及,儿童领域的开展在国内范围里都不多,这也是我们儿医第一例肝脏大肿瘤消融手术,因此,为了慎重起见,我们邀请了仁济医院专家一起参与手术,最终由两根微创针道交叉把肿瘤消融,术后需要定期复查,1个月后增强磁共振检查看看血供如何,如果基本没有血供就说明肿瘤全部消融。”

专家表示,经皮超声引导肝脏肿瘤的消融治疗,因其简便、微创、费用低,目前已成为继手术切除和介入治疗之后的第3大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段。研究显示,消融治疗直径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完全消融率可达93%~100%。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对极早期以及早期患者,消融治疗可替代手术切除。2022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射频、微波消融为早期肝癌外科切除的替代方式,也被认为是小肝癌和良性肝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上该技术适用的适应证范围越来越广,包括一些晚期的肝母细胞瘤,在化疗后仍有很多病灶,但又不能进一步切除肝脏时,或者因等待肝源时间长不愿做肝移植手术等情况,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微创消融治疗”,顾松医生介绍说。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文字 李理
摄影 闵迪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