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2023年05月04日21:13:04 健康 1115

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 天天要闻


噪音刺激引起抓狂不安

空气污染导致难受反胃

一紧张就头痛或者胃痛

……

说说心理过敏

“心理过敏”是病吗



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 天天要闻

过敏,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打喷嚏、流眼泪、眼睛痒、皮肤起疹,这是常见的过敏反应。实际上,还有人会出现“心理过敏”。

我接诊过一名叫小玉(化名)的女大学生,她和父母的关系紧张,特别不愿意看到他们。每次放假回家,小玉身上就会莫名其妙地起皮疹,一片一片的红疙瘩,又痒又难治。一旦返回学校,皮疹很快就会自愈。在皮肤科医生的建议下,小玉来到精神科就诊。经过详细了解病史,我发现小玉幼年受过心理创伤,于是在寒假前为她做了几次心理治疗。之后女孩每次回家,皮疹再也没有出现,“心理过敏”宣告消失。

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 天天要闻


什么人容易“心理过敏”



所谓“心理过敏”,其实是通俗说法,不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内容也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心理过敏”,其实是一种心身疾病的表现,即在心理因素的诱发下,出现了身体症状。只不过因为疾病突然出现,又表现为类似皮肤过敏的症状,所以称为“心理过敏”。就像有的人一着急就会头痛或者胃痛一样,只是表现的部位有所不同而已。

生活中,“心理过敏”更为常见的另一说法是“神经过敏”,就是个人对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刺激,出现过度反应。比如,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听者就会浮想联翩,甚至认为对方有意为难自己。

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 天天要闻


善于适应“心理过敏”



生活中,受“心理过敏”困扰更多的是高敏感人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更敏锐、更细微,对声音、气味的刺激尤其敏感,比如对噪音难以忍受,空气污染会令他们反胃。所以,遇到这些不良刺激,他们要么发牢骚,要么和别人发生冲突,还有的人会不自觉地思虑过度。

但是,高敏感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功能,甚至是天赋。对世界保持敏锐,就会捕捉更多的信息,洞悉细微之处,领略他人不能企及的风景。很多发明创造的灵感,最初就是源于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敏感。高敏感人群通常也具有很好的共情能力,对他人的喜怒哀乐能够感同身受。看电影、电视剧,更容易被带入情节,深受感动。这样的人如果当心理医生、演员或作家,通常更容易成功。

学会让自己内心不受伤



那么,是否可以做到既保持敏感,又不让自己内心受伤呢?不妨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

首先,让理性保护心理敏感。实际上,敏感是一种天然的能力,不要着急去否定它,压制它,但也不能任由其牵引。在出现心理敏感的体验时,注意让理性来保护它。比如有人觉得恋人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但又怕说出来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多心,故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真诚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根据对方的反应,来验证自己内心是否真的过于敏感了。如果真的是自己想多了,那么正好可以修正一下自己的反应,这样更有利于彼此相处。

其次,对于一些原因明确而自己又敏感的场景,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一下自己的钝感力。比如,有的公司在开会的时候点名批评一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但更多是对事不对人。这个时候,被点名的员工内心不必太敏感,奋起直追才是第一要务。再如,有的导师在和学生开小组讨论会的时候,批评某位学生的科研进度太慢。此时也不要过于敏感,应将心理不适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最后,对于身体已经出现症状的“心理过敏”,则需要处理了,可请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心理干预甚至药物治疗。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机会,可以试着远离刺激因素。职场人士定期休假,其实就是在降低对某一类刺激的敏感度,以避免职业倦怠。

心理也会过敏?正确“脱敏”有办法! - 天天要闻


当然,保持必要的敏感,是对自己的保护,可以让自己觉察危险或发现机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但注意不要过于敏感又固执己见,那样就不是“心理过敏”了,而是性格偏执。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看心理医生了。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 天天要闻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医生说我胆固醇高,给我开了他汀……可是我还爱吃肉,还能吃吗?”“听说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类似这样的提问,在门诊上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确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选手”,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 天天要闻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说到“健康水”,你脑子里会浮现什么?是清晨一杯温开水,还是晚饭后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饮料,它看似健康,其实却是“伪装者”,不仅会促炎、促癌,还会悄悄加剧你的焦虑——你还会相信它吗?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天要揭开的,就是:“果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