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3月16日,一则短视频引爆了大家讨论。在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上,会做悬灸的小学生,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是什么穴位?”“是合谷还是内关?”“深圳何时才有这样的课,期待!”“希望在各地小学开展中医学习”评论区里大众热烈地讨论。
经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核实,该学生为朝天小学五年级学生,是该校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的“岐黄薪火·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中“杏林研学中队”的一员,自小便受到中医药文化熏陶。
据悉,该校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已经3年多,由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专家到校园里开展各种趣味中医药主题研学课堂,让小学生从辨认穴位、辨识中药,学习生活中的中医智慧。
悬灸简便易行,小学生亦可操作
热点视频中悬灸的穴位是哪里?有什么作用?小学生能否操作?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曾多次为该校进行中医药进校园活动的中医专家团队成员,为读者详解。
所谓悬灸,是中医传统疗法艾灸中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利用艾条燃烧的热量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广东省中医院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张忠德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骨干成员金连顺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因为操作简便易行,小学生也可以操作。只要掌握距离,不要灼伤即可。
“这位小学生悬灸的穴位是合谷穴,就在我们常说的手掌‘虎口’位置。”金连顺说,“合谷属于平和的保健穴位,在春天还有健脾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
春天保健,常灸这两个穴位
悬灸一般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作用。尤其在春天,一早一晚温差大,春风时常夹带着寒湿,这时就可以用悬灸来祛春寒、春湿。
金连顺建议,春天养生,日常可以悬灸足三里、合谷两个穴位。“这两个穴位都是平和的保健穴位,既能健脾除湿、调理肠胃,又能祛风解表,可以解决春湿、春寒。”
其中,足三里穴,既可以调理脾胃,扶助正气,又可以助脾运化水湿,预防胃肠道中多种疾病的发生。正如坊间趣言:“日常艾灸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而合谷穴具有祛风解表,同时调理肠胃,又能活血通络的作用。
至于热点视频中,评论区热议的悬灸的距离问题,金连顺建议,悬灸时,可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灸。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1周灸2~3次。
认穴tips:
合谷穴:一般所说的“虎口”处。将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便为合谷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骨下方内外侧均有一凹陷,在外侧凹陷向下3寸(4横指),距离胫骨(小腿骨)往外1横指(中指)处。(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