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消失了吗?这两类人群要当心

2023年02月09日18:39:11 健康 1367

有专家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

整理 | 沈 林

第一个“阳高峰”过去后,新冠的存在感仿佛一下子降低了,春节返乡期间也没有出现此前担忧的疫情高峰。因此许多人心头有这样疑惑:新冠病毒去哪儿了?当前疫情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还会有新的变异株吗?与此同时,随着天气变暖,新冠,会不会就此消失呢?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这两类人群要当心 - 天天要闻

春运画面 图:东方ic

对此,多省市疾控中心发布提示,目前多地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尚未检测到新的变异株。

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

近期,多位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主动免疫),加之春节前已有大量人群感染且各省平稳度过了感染高峰(自然免疫),快速建立了人群的混合免疫屏障,春节疫情高峰没有出现。”

病例散发是因为过去一两个月内,大部分地区超过80%的人感染后形成了免疫屏障。他表示,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类似之前的大量感染。不过,由于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感染,这种散发有可能导致今后出现下一轮疫情。”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媒体解释。

全国的住院新冠患者也在大幅度减少。中疾控数据显示,重症患者峰值从1月5日的12.8万人降到1月23日的3.6万人,较峰值下降了72.0%。这也说明感染高峰已过,但流行仍然存在。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中疾控

病毒不会消失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病毒没有凭空消失,因为很多人已经感染过了,短期内不会再感染,所以感觉病毒彻底消失了。

“以前大家都没有针对新冠的免疫力,所以病毒很容易感染人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形成了大规模的疫情,现在都感染过了,病毒传播链条被切断,即使有感染病例,也是散发的,一个人被感染,周围不至于传染上,随着这一个病例痊愈,病毒也就随之被清除了。”胡洋解释。

病毒仍在,且还在流行,不过是低水平的流行。李侗曾认为,目前来看,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2003年sars那样完全消失。他解释称,全球新冠传染情况不同步,有的地方现在新发病例已经很少,有的地方持续存在,还有很多地方反复出现疫情高峰。社会面上还存在感染者,大家就都有再感染的风险。

李侗曾指出,未来3到6个月后,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水平会下降,感染风险会增加,如果病毒继续变异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大家再感染风险会增加,出现新高峰的概率会增加。

有专家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这两类人群要当心 - 天天要闻

资料图

两类人群未来或受影响大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中国人口基数,涉及的人群规模还是巨大的。

此外,现在很多感染过的老人正处于身体恢复期,很多体质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要保持戴口罩的习惯,特别是在人群较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常规出行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如果是一些高风险岗位,最好佩戴n95口罩;另外,“阳康”后6个月,我们第一次感染以后产生的抗体已经消失殆尽,这时候补种加强疫苗非常有必要。接种后可以推迟感染的时间,或者说减少感染的概率。

多地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家对于病毒有关的检测都非常熟悉了,比如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近日,多地疾控部门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服务。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了解,新冠病毒抗体,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自我产生的免疫反应标志性物质,其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的有igm抗体和igg抗体。简单理解,抗体检测是检测感染史,即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这两类人群要当心 - 天天要闻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这两类人群要当心 - 天天要闻

igm抗体和igg抗体

这一检测有何作用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辅助诊断的依据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案的推荐依据。

若新冠igm抗体检测为阳性且有相关临床症状,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性诊断依据,当新冠igm抗体阳性时,无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均暂不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若单纯的新冠病毒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则提示该患者既往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基本恢复,或者提示曾经接种过新冠疫苗。

若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同时阳性,提示受检者可能正在被新冠病毒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

此外,如果受检者在两周前后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也可能会导致igg和igm抗体阳性。

那么普通人做这项检测有必要吗?对此,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上一波感染中,她一度自我怀疑是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测完后发现并没有被感染——

抗体检测可以让一些没有症状的人知道自己是否阳过;也可以帮助感染过新冠的人知道阳过之后身体产生了多少抗体,明确身体的抗病毒水平。需要提醒的是,最好在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状态下检测抗体。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长寿的“身体密码”被发现了!这10个特征你占几个? - 天天要闻

长寿的“身体密码”被发现了!这10个特征你占几个?

“长寿体质”并非玄学,其实有迹可循!研究发现:心率缓、手劲大……这些你常忽略的身体特征,竟蕴含着健康长寿的“关键密码”!快看看你中了几个?第一个就难倒很多人……健康时报图1个状态控制稳定血压稳为什么血压稳定=长寿密码?血压可以被称为是生命的
急救时掐人中反会延误时机 健康耳朵无需定期清理别乱用滴耳液 - 天天要闻

急救时掐人中反会延误时机 健康耳朵无需定期清理别乱用滴耳液

义诊医生为患者检查。 孩子通过掷骰子完成健康知识问答。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模拟医学中心主任王西富为高中生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等多家单位,在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成功举办“健康科普进乡村暨广东好医生好护士志愿服务行活动”第二场专场...
“大胖墩”减肥 手术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闻

“大胖墩”减肥 手术是最佳武器

医生接诊。 多学科减重门诊。 2025年,国家全面体重管理3年计划启动元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并创新性开设全国首个“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以“1+3+N”多学科诊疗模式向肥胖危机宣战。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主任杨景哥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典型案例:患...
医疗“暗战” - 天天要闻

医疗“暗战”

争夺患者、人才与资源 合作办医“兵临城下” 民营资本重塑行业规则 三甲医院新院拔地而起 当三甲医院的新院区在禅西拔地而起,当省级医院通过合作办医“兵临城下”,当民营资本以百亿投入重塑行业规则,一场围绕患者、人才与资源的医疗“暗战”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医疗版图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竞合与重构。 南都推出专题报...
“生物导弹”精准打肺癌 破解耐药性 - 天天要闻

“生物导弹”精准打肺癌 破解耐药性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肺癌领域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该研究本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公布关键数据后,时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研究团...
近六成患者挤基层,医院越忙越倒贴钱? - 天天要闻

近六成患者挤基层,医院越忙越倒贴钱?

中医专家为患者诊脉。 大沥医院专线巴士。 “暗战”——佛山医卫市场大变局之基层医院篇 “成群的参天大树底下,基层医院只能在夹缝中发展”。 佛山市禅城区,破旧的办公桌旁,一座镇街级医院的话事人平静说出凛冽的话语。 这番表达,折射出佛山镇街医疗体系的深层矛盾。作为全国医改“真抓实干”先进城市,佛山构建了“市...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 天天要闻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张思弦)近日,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授牌仪式在市中心医院举行。市卫健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医技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卫健委领导为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心电、影像(放射、超声)、检...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 天天要闻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肝脏的问题,日子一下子变得特别难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工作时总是心神不宁,手脚没力气。平时朋友聚会,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体折腾得够呛,心里那股焦虑和无奈,真的说不出来。尤其是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 天天要闻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很多人生活中都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明明按时吃药、按时治疗,焦虑的情绪却还是挥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宁,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人,身体和心理的各种小毛病接踵而来,原本想靠点药和休息缓解,结果发现效果远不如预期。很多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