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不过是湿气升起来了,一张方子“健脾祛湿,养心安神”,简单8味药,既能散湿气,又能轻松消耳鸣。
经常有患者问我:大夫,耳鸣是不是治不好啊?
我说:不要再说耳鸣治不好,不好治,治不好或者说想不想治好,那都是在于医生的心!
耳鸣其实分很多种,有气血亏虚型、脾胃虚弱型、肝火旺盛型等等都可以导致耳鸣,有的朋友会问自己是哪一种类型?
其实在临床上,很多人的耳鸣都不是一个证型,而是兼症,也就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虚实夹杂,有主有次,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耳鸣才会消失。这也是很多人说,为什么自己耳鸣调理之后,却没效果的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湿气升起来造成的耳鸣。接下来结合一个之前的医案说说吧:
这位患者来看诊的时候,说自己出现耳鸣已经7年时间了,老觉得自己耳朵里像是有苍蝇一样,嗡嗡响个不停。而且最让他烦恼的是,一开始只是觉得这种嗡嗡声在耳朵里,后来感觉跑到了脑子里,整个脑袋后面都是嗡嗡作响。曾经去看过不少医生,效果都不好。
然后详细询问了患者其他症状,了解到除了耳鸣之外,患者还有口干、胃口差、肚子胀不消化、心慌,舌苔淡白等情况。
辩证后,开出方子:茯苓、炒枣仁、陈皮、白术、神曲、白芍、远志、炙甘草。
结果患者情况怎么样?
服药五天后,患者反映自己耳鸣的情况得到改善,嗡嗡声逐渐减弱。效不更方,叮嘱患者继续服药,前后共调理一个月,患者耳鸣以及脑鸣的情况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其余不适症状也都没有了。
这位患者就是由于体内湿气上升导致的耳鸣,打个比方,就像瓶子里装水,如果水装满了,瓶子自然不会响,可是一旦瓶子没有装满水,那瓶子就会咣当咣当响个不停。湿气重,升起来,到清窍内,就产生耳鸣和脑鸣。
再看这位患者还有胃口差、不消化等症状,这都是因为脾虚,运化功能不足,所以导致胃气不降,吃不下饭。水湿大,蒙蔽心窍,就会出现心慌的现象。
接下来说说用药思路: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利尿消肿、固表止汗、燥湿健脾。脾好了,运化就好了,就不会湿气聚集。
神曲消食和胃;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远志、炒枣仁可以养心安神助眠,心神宁定,对耳鸣脑鸣有很大的帮助。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
耳鸣的原因很多的,是需要准确辨证,找出病因才可以,否则就会走弯路,成为药罐子也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