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9日讯(通讯员 张超)1月27日,不慎跌入池塘的长沙县金井镇58岁的村民梁生安(化名)经紧急抢救后,神志逐渐清楚,情况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脑损伤等后遗症,顺利康复出院。
1月23日大年初二,当大家都沉浸在春节团聚的喜悦与幸福中时,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步步惊心”的生命救援,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团队与时间赛跑,成功抢救了一名溺水患者。
事发当日傍晚,梁生安与妻子一起到池塘边赶鸭子回家,因天黑路滑不慎跌入水中。营救上岸后,妻子利用参加“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宣传时学到的心肺复苏技术对其进行施救,并第一时间将其送往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梁生安来院时全身冰凉、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至58%,情况非常危急,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急诊科医护团队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暖等系列抢救措施,经过2个小时的救治,梁生安病情逐步稳定,随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救治。经亚低温、脱水、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梁生安60小时后撤除呼吸机并按计划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撤机后2天内,梁生安神志清楚,情况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脑损伤等后遗症,1月27日顺利康复出院。
“把他从水里拉上来的时候嘴唇都是紫色的,喊他也不答应,使劲摇都没有一点反应,我就立即为他进行人工呼吸,大约3分钟后终于醒了,意识也慢慢恢复了,没想到无意间学到的急救知识救了自己的丈夫。”说起当时的情况,梁生安的妻子仍是心有余悸。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伍发杰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救助者应就近使用水源附近的救生设施、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将溺水者营救上岸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营救上岸后应第一时间检查患者有无意识、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需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内的杂物,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给予2—5次人工通气,而后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按照30:2(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的比例进行急救,直至120医务人员到达,需要提醒的是,对溺水者无需进行“控水”,不主张自行车送入院,正确及时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