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准备了吗?”外孙唤醒92岁外婆!

2023年01月19日18:06:03 健康 1797

上海医院里,医护坚守岗位

与死神赛跑重症监护室一位位病人转危为安

近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18张床位上都躺着病人。他们大多很安静,但屋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呼吸机等仪器始终发出“滴滴”的声音,医护人员经常在小跑,轻声地说:“快点!”“快点!”

随着上海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量和120的出车数量已大幅下降。不过,重症救治仍在坚持不懈,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已有多位重症病人转危为安,转入了普通病房。

“压岁钱准备了吗?”外孙唤醒92岁外婆! - 天天要闻

听到外孙的声音

92岁阿婆睁开了眼睛流泪

“姥姥,我们要一起回家过年哦,你的压岁钱准备好了吗?”通过急诊监护室舒勤琴护士长的手机视频,92岁王阿婆的外孙张先生正在对她说话。

听到外孙的声音,阿婆睁开了眼睛,虽然没能说话,但显然听懂了,脸上的表情很舒缓。舒勤琴一边抚摸着阿婆的头发,一边安抚着张先生:“你看,姥姥明白了呢……”

王阿婆是1月2日入院的。当时,高龄的她被诊断为新冠重症肺炎,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很大。但经过两周多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老人不仅脱离了呼吸机,全身的压疮也长好了,出院已是指日可待。

这些天来,王阿婆的外孙始终守候在重症监护室外,每天晚上进来对老人进行20分钟唤醒。开始老人没有意识,到了第四天,听到外孙的声音,她开始流泪了,之后便逐渐清醒过来。

“压岁钱准备了吗?”外孙唤醒92岁外婆! - 天天要闻

张先生告诉记者,外婆从小把他带大,他对外婆的感情非常深。尽管妻子刚刚生产不久,他还是坚持过来陪护老人。“我们看着老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特别不容易。我也特别感谢急诊科的李岩主任和舒勤琴护士长,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不可能有老人的好转。”

正因为此,守在医院的张先生也成了义务宣传员。他总是对刚入院的病人家属说:“一定要信任医生和护士,好好配合,这样病人才有好转的希望。”

此前新冠感染高峰期来临时,就诊人数突然“井喷”,急诊的人力和空间都到达了极限。四院急诊医学科医护轻伤不下火线,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返岗率达到了95%。2023年元旦第一天,所有医护人员全体“阳康”返岗。彼此见面,咳嗽几声就是特殊的新年问候。

与热火朝天的工作相对的,是桌上那一份份早已放凉了的饭菜。急诊的工作环境是复杂且有风险的,为此医护们往往一上岗就滴水不沾,一个班头工作下来都是“不吃不喝”,直到交班时紧绷的身心才能些许放松。科主任李岩,自12月中旬起就住在医院,感染新冠后一天没有休息过,出现突发性耳聋后,吃了药继续工作。舒勤琴给自己打了针、头上贴了冰宝贴,就继续忙碌。

这个春节,李岩还将带领团队天天坚守岗位,急诊医护人员及其他科室支持的人员均不减少。记者问及家人,他沉默片刻说:“只能继续亏欠他们了,因为春节期间门诊停诊,急诊正常开放,病人真的离不开我们。”

与病人并肩站在生死关口

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下子收入9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全科22张病床自此之后几乎再也没有空出来过。面对新冠疫情的重症高峰,这支曾经在上半年首批进入金山公卫支援重症救治的医疗队伍,也开启了全员无休的工作节奏。

病人中,有从太仓转院来的年轻患者,入院时糖尿病酮症昏迷,肺部严重渗透且呼吸衰竭,经过6天治疗后终于脱离呼吸机。为了节省开销,病人家属在病房外支了一张折叠床,每晚在电梯间过夜。

但病房里更多的还是老人。据十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胜观察,50岁以下的患者康复较快,70岁以上的患者则需要更多时间,“因为年纪大了以后,原来的重要脏器功能储备较差,因此康复起来更有难度。”

送到ICU的几乎都是危重患者,或因基础疾病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或严重脓毒症后休克,或需要机械通气。因此医护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并通过药物等手段治疗原发病,一方面努力维持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

这也是病房内医护每天奔忙的目标:“只要让病人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间,他就有可能康复,转出ICU,甚至出院回家。”

离开重症医学科有前后两道门,指向不同命运。与病人并肩站在生死关口,医生有判断但从不轻易下结论,“只要家属不放弃,我们都会尽己所能。”

一切都在好转

致敬医护

加油,患者和家属们!

早日回家过年

相关作者:周楠、叶宇、李创、赵明亮

来源: 上观新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不开绿灯”的麻医生和“仗义执言”的女护士 - 天天要闻

“不开绿灯”的麻医生和“仗义执言”的女护士

前两天我写“肖飞事件”后,原配谷医生的处境会如何?我收到了这样的一条评论: “请你不要补刀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肖飞也是北大医学部的高材生,也曾经拯救过很多病人,请你....
粤味喜歌剧《神奇医生》50场热演,广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场景 - 天天要闻

粤味喜歌剧《神奇医生》50场热演,广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场景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国家艺术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广州大剧院复演。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指导与支持下已经演出15场,该系列制作也迎来了第50场演出,标志着本土打造的歌剧“广州模式”正式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新体验:“广东味道”吸引八方来客...
天明视光西昌路视光中心5月5日升级亮相 - 天天要闻

天明视光西昌路视光中心5月5日升级亮相

【来源:昆明信息港_资讯】昆明信息港讯 5月5日,天明视光西昌路视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为昆明市37年的老牌专业眼视光服务机构,此次升级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眼视光服务,涵盖环境优化、设备新增及服务流程优化,进一步夯实其在眼视光领域的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闻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脱发的困扰,尤其是成年群体。脱发的表现,可能是在梳头时发现掉发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边堆积成团,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发……在遭遇脱发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正是悄悄加剧脱发的“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