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除病毒”到“症状消失”,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2023年01月11日20:12:20 健康 1212

最近,很多人都度过了“感染潮”,进入到恢复期,虽然已经退烧,抗原和核酸也都转阴,但依然会咳嗽、乏力、头晕。

这是好了还是没好?感染新冠病毒后多久才能彻底康复?

从“清除病毒”到“症状消失”,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 天天要闻

受访专家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孙志佳

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转阴并不代表彻底康复,我们可以把感染过程看成一场战役,由阳转阴代表一场战斗的结束,后面的战线可能还拉得很长。

抗原和核酸转阴了,但身体还会出现不适,此时并不能说是完全康复了。

病毒清除需要2~3周

感染新冠病毒后,经过5天左右无症状的潜伏期,就开始了新冠的急性期。发烧、头痛、身体酸痛、嗓子痛等等表现,都说明免疫系统在和病毒斗争。

从“清除病毒”到“症状消失”,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 天天要闻

从感染到完全清除病毒,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3周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阳了两周后,身体里就没有活的病毒,可以算“好透”了。

但有些人可能在症状消失后的几周甚至更长时间,体内依旧有病毒残留。

症状消失要2~3个月

症状持续不代表病毒还在继续侵害器官,因为病毒感染过程中,人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修复。

想要身体恢复到感染前的水平,不同症状需要的时间也不同。身体恢复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感染时的症状越严重,恢复起来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没打过疫苗的人症状持续时间也可能更久;

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总的来说,大多数常见症状会在2~3个月内消失,但有些人可能会持续半年甚至更久。

常见症状如何应对

咳嗽、乏力、嗓子疼,身体恢复阶段出现各种症状要怎么办?

咳 嗽

一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

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羧甲司坦等祛痰药。

干咳可以服用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抗组胺药等。

若伴有咽部疼痛或者咳嗽(尤其干咳为主),没有其它症状表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桑菊饮,以化热生津,润肺止咳。

若咳嗽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或睡眠,或持续3周以上,建议到医院就诊。

嗅觉丧失

嗅觉训练可使用苯乙醇(玫瑰)、桉叶醇(桉树)、香茅醛(柠檬)、丁香酚(丁香)4 种气味;每种气味闻10秒左右,闻两种气味应间隔10秒钟;每次训练时长为5分钟;可在每天早餐前及晚上睡觉前各训练1次。

从“清除病毒”到“症状消失”,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 天天要闻

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尝试使用维生素a滴鼻和口服欧米伽-3补充剂。

乏 力

症状较轻微而无呼吸困难,常规进行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予以补气药物的治疗。呼吸困难不能缓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保证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和新鲜果蔬,每天1~2个鸡蛋,吃些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切忌大吃大喝或“报复性进食”。

推荐进行适度的、相对温和的运动,比如从散步、到逐渐地快走,然后慢跑,逐渐地恢复运动。不推荐竞技类的运动,如篮球、羽毛球、长跑。

咽 痛

盐水冲洗咽喉部位的黏膜能起到杀菌、缓解炎症的作用。在约250毫升的温水中加入一啤酒瓶盖食盐,溶解后口含20~30秒吐出,再用清水漱口。

一些治疗嗓子疼的口含片能帮助缓解症状,还可以消灭喉咙中的病毒。可以选择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含片等。

适量喝水,注意室内湿度,必要时可使用加湿器。

胸 闷

感染后可能会使基础疾病复发或严重,导致胸闷气短、心率升高。若存在器质性变化,无论是肺脏还是心脏,都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的建议。

从“清除病毒”到“症状消失”,感染后多久能好透? - 天天要闻

胸闷与心跳加快的情况也与心情有关:转阴后咳嗽,可能会同时觉得自己胸闷气短;有时候心情焦虑紧张,也会导致心跳加快。

出现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要提高警惕,排除是否为病毒性心肌炎。

恢复期别做这几件事

对于已经转阴的人群来说,身体可能尚处在恢复阶段,以下几件事尽量不要做,以免影响康复进程。

◎ 咳嗽别忍着:咳嗽是一个打扫“战场”,修复气道的过程。恢复较慢的人也不用太担心,大部分人都能在14天内康复。

◎ 饮食别贪多:平时可少量多食,保持清淡,营养均衡,注意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不要暴饮暴食。

◎ 身体别着凉:做好防风保暖十分重要,“阳康”后在身体可能还比较虚弱,着凉可能引发感冒,让恢复期进一步拉长。

◎ 心情别悲观:在康复期间要保持良好心态,很多负面情绪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身体恢复,此外,还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 运动别剧烈:康复期运动注意量力而行,新冠病毒会攻击心肌细胞,剧烈运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 行程别太满:康复者在1~2周内需要静养,尽量避免加班或日程太紧张。在经历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功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紊乱表现,期间其他病毒、细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

◎ 睡觉别太晚:身体进入一个相对脆弱的时期,要加强休息,不要熬夜,让免疫力有个恢复时间。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简直是雪上加霜。

◎ 防护别放松:一般情况下,感染后的抗体可以保护感染者3~6个月,但不代表可以不做任何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等,是避免二次感染、其他病毒侵袭的重要方法。▲

本期编辑:王晓晴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 天天要闻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来源:红网】为患者实施手术。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 娄底报道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运用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为一名乙状结肠早癌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娄底市该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内镜微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看到箭头多先别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