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有一位老患者来找我复诊,她第一次过来我这里还是在疫情之前,2019年年底过来面诊了一次,之后因为疫情,都是远程看诊了。
19年8月的时候,这位患者在自己的排便中看到了血块,赶紧去医院做了肠镜,结果发现了肠息肉,医生给她安排三个月后做手术切除。患者本人是不想手术的,想着还有三个月,就借这段时间试试中医,于是找到我的门诊。
面诊时我就发现,这位患者随身总带着保温杯,到时正是秋冬交际的时候,她倒出的水都冒着热气,一问之下才得知,她平时就有胃肠冷痛的症状,吃凉的食物或者肚子着了凉风,就会疼很久,所以她随时带着保温杯,就是担心外面找不到温热的水喝。
这是非常典型的脾胃虚寒症状,而且情况比较严重了,脾虚造成水湿内停,水湿聚而成痰,痰湿凝结在肠内壁上最终形成了肠息肉。
想彻底解决患者的息肉,必须把脾胃虚寒这个根源问题解决掉,用温热药材补养脾阳,祛散掉盘桓于脾胃中的寒气。寒气除,痰湿消,肠息肉就不会继续发展,也不会反复发作。
到这一步,如果患者如约去做手术,那这个息肉被切掉后就不会再复发了。但这位患者不想挨这一刀,那就得用化痰散结的药材,以药力来化解息肉本体。
这方面我比较喜欢用虫类药材,如全蝎、白僵蚕、蜈蚣等,听上去比较可怕,但实际运用时,它们可以快速消减结节、息肉这类“肉疙瘩”的体积,甚至对恶性肿瘤也有作用。
热药解脾寒,虫药消息肉,如此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可使息肉自行化解,且不会再复发。事实上也是如此,患者回去服药一个月,她持续多年的胃痛胃寒就消失了,后来她复诊过两次,吃了三个月的药,我就不让她吃了,劝她再约肠镜复查。
之前患者约好的手术因为疫情拖延了,等到六月初才又做了一次肠镜,当时她已经断药好几个月了,复查结果显示,肠内壁非常光滑,之前的息肉早就消失不见了。
我是中医内科医生冯春祥,在中医临床有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药化解各类结节、息肉,如果你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