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魔幻,疫情三年来,发国难财的一批接一批,从口罩到核酸,再到药品,轮番登场。最近,退烧药是“一药难求”,有人趁机将一瓶布洛芬价格卖到了3000元的天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退烧药生产国,布洛芬是主要的退烧药之一,新华制药、亨迪药业、巴斯夫中国的布洛芬产能分别为8000吨、3500吨、3000吨,合计1.45万吨,够我们14亿人吃5年。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布洛芬产能这么高,可为什么我们还是买不到?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不懂了,产能不等于产量,产能是指计划期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产量是指最终能够生产出来的数量。意思是我们有1.45亿吨的原料药产能,但实际的产量却并没有这么多。
第一个原因就出来了,那就是产量跟不上需求。药品都是有保质期的,一般都是以量定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年的需求量不会相差太大。根据国家集采的数据来看,在以往状态,国内对布洛芬缓释片的需求预估是不到5亿片。
但是,现在全国一天就能消耗4亿片布洛芬,也就是说一天的需求几乎等于过去一年的产量,这个缺口实在太大了。
第二个是扩产不容易。有人会说布洛芬不是一款很成熟的药品吗?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既然有产能,那立即加大不就可以了。如果你这么看,那就是想简单了。药品不是口罩,口罩确实没什么门槛,买点熔喷布无纺布原料,搞几台机器,5天就可以生产出来,而且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搞。
但生产药品是有门槛的,你得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文,短期内是办不下来的,所以其它的外行,你想赚这个钱也赚不到,那就只能靠有这两个证件的药厂来生产。
想要扩大产能,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延长原有生产线的生产时间,通过加班加点来操作,但这个提升空间是有限的。另一个是新增生产线,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临时去招聘,也没那么快。
而且,有这两个证件的药厂也不一定会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布洛芬的有效文号共446个,但在产的只有104个。那又有人不理解了,既然拿到了文号,为什么不生产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疫情三年来,退烧药受到管控,普通民众发烧了,也很难买到药,基本上要去医院才行。很多人嫌麻烦,也不吃药,挺一挺就过去了。所以,对于退烧药的需求反而下降了。这就导致很多药厂不再生产布洛芬这类产品。
另一个是布洛芬不怎么赚钱,作为一种成熟的药品,门槛低,竞争激烈,价格已经很透明。作为全球布洛芬第一大生产企业,新华制药的布洛芬毛利率不到30%,而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毛利率在70%左右。因为不赚钱,所以很多药企也不愿意去做。
目前,布洛芬激增的市场需求也是“一次性”的,等全部感染了一波后,就没那么大的需求了,所以,这些有文号的药企也不一定会再次投入生产,毕竟过了这一波后,这些新增的生产设备和人员怎么处理?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顺利买到布洛芬?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如果顺畅的状态,生产400吨原料药需要1个月,再将原料药变成4亿片布洛芬,最少要10天,也就是说将一天4亿片的需求量生产出来,最少要40天。如果再算上流通环节,估计要50天。
尽管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等巨头都在开足马力扩产,但据业内人士表示,退烧药缺货的情况要到年后才能真正缓解,至少2至3个月。也就是说可能要过完年才能顺利买到退烧药,紧缺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要囤药,感染一次,只需要几粒退烧药就可以。如果你有多余的,可以给其他有需要的人群。返乡高峰马上到来,但农村的退烧药依旧非常紧缺,所以,发挥爱心,给你的亲朋好友,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