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岁的陈晨(化名),是一名6年级的学生。
男孩胸痛
在一年前的一节体育课上,陈晨不慎摔倒,胸部撞击到了台阶上,胸部疼痛难忍,于是老师立马联系家长带着陈晨去了医院。
经过检查,陈晨并无大碍。但是家长不放心,于是又让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异常的外伤没发现,但是却发现陈晨的肺部有一个5mm左右的磨玻璃结节。
当时医生说道:肺部结节很常见,多病因不明,像陈晨这种直径很小的结节,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事后,陈晨的胸部疼痛很快小时了,无痛无痒的,看着活蹦乱跳的陈晨,家长也就把这个肺部结节给忘得干干净净。
然而,事情就在今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今年陈晨的外婆在年度体检中发现,曾经毫不起眼的肺结节已经变成了4cm大小的阴影。原来,陈晨的外婆早在两年前的体检中也发现过肺结节,每年都体检的她并没有注意这个结节的变化,没想到今年突然变得这么大。
CT发现异常
医生当时一看,结节直径4cm,且边缘呈现毛刺状,磨玻璃样改变,隐约间觉得这个结节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建议进一步检查。
那曾想,进一步检查很快确认了这个结节,竟然是肺癌。
好在发现及时,周围淋巴结并没有发生转移。医生通过微创手术为陈晨的外婆完全切除了这个癌组织,术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经历了一场手术,陈晨的妈妈很自责,如果早一点重视这个结节,那么自己的母亲就不会受手术这个罪,还冒着癌症转移的风险。
想到这里,陈晨的妈妈突然想到陈晨在一年前也查出过肺结节,于是赶紧把去年拍的片子拿给了医生看。
肺结节
结果医生一看到片子,结合陈晨外婆的病史,医生当即建议立刻带陈晨进一步检查,因为像陈晨一家这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结节,还是有高度癌变的可能性,尽管陈晨年纪还小,但是这种风险冒不得,还是得及时检查才好。
果不其然,在为陈晨进一步检查时发现,只见陈晨的肺部结节已经发生了改变,肺结节紧贴肺膜,胸膜似牵拉,一切征兆都指向了那个不好的结果——恶性的可能性很大。
医生从多年的经验判断,需要立即手术,而且是越快越好。
由于有陈晨外婆鲜明的例子摆在面前,陈晨的父母丝毫没有忧郁,立刻安排陈晨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果然如医生所料,是早期的肺腺癌。
同外婆一样,由于及时手术,术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两个亲人,都因为肺部结节不重视,然后后知后觉地发现了肺癌,幸亏及时手术,避免了进一步的恶化,一家人后怕之余也有一丝丝的庆幸。
微创手术治疗
那么,年纪那么轻的陈晨怎么会肺癌了呢?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肺癌都是中老年性的疾病,或许和孩子扯不上关系。可是别忘了肺癌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家族遗传性。陈晨的外婆因为肺结节而发现肺癌,而陈晨则是因为意外发现肺结节之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肺癌,看似毫无关系,但是陈晨却和其外婆有血缘关系,这就是遗传,就是肺癌的可怕之处。
正常情况下,肺结节的性质,与其大小、密度和形状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发现的肺结节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但是对于以下这些肺部结节,需要引起重视:
①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结节直径大于等于1cm;
②肺结节周围不光滑,有毛刺和分叶;
③结节内部阴影密度不均匀,为实性结节或混合型结节,患者长期吸烟;
④有肺癌或肺恶性结节家族史的。
对于5mmI以下的肺结节,一般一年复查肺部CT即可,5-8mm的肺结节半年需要复查一次,而8-10mm的肺结节则三个月就要复查一次。
肺腺癌
肺癌,作为死亡率都第一的癌症,曾经长期占据癌症的排行榜首位,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仅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患者220万,仅次于乳腺癌,而死亡率则高居第一,达到180万。
近些年来,由于生活环境的因素、城市工业化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因素等等,让肺癌的年轻化趋势不断增加,肺癌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
所以发现肺结节后,应当按照医生评估建议,及时进行复查,如果短时间内结节发生明显增大,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仅供科普学习,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