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老怕摔,少怕歪。
当年纪大了,老了的时候,是害怕摔倒的,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就伤筋动骨了,甚至一睡不起都是有可能的。
有研究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能够造成伤害致死的,摔倒属于第一位。
很多老人,本来好好的没什么事,身子骨也很结实,但摔倒之后,就完全变了个人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老年人摔倒的问题。
最近,有个新闻,让人很揪心。
就是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过完百岁大寿的时候,不慎摔倒,好在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目前据说没什么大的问题,也是不幸中的幸运了。
杨振宁先生,现在已经百岁高龄了,一直以来,身体看上去都是非常好的,也能够到各处走走,参加一些活动,而这次摔倒,让人非常的揪心。
根据相关人士的爆料,这次杨振宁先生,伤情不重,就是扭了一下肩膀,现在已经可以在床上通过平板工作了,精神也比较好,大家可以放心了。
为什么杨振宁先生这次摔倒,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呢?
其实就两个原因,一个是杨振宁先生名气比较大,另外一个就是百岁老人摔倒。
所以很多人都很揪心。
老年人摔倒,为什么会成为亲人非常在意的事情呢?
很可能老人的这一摔,就是最后一摔。
大家都知道,上了年纪的老人,骨头里面的钙,都会慢慢地流失掉,同样也就很容易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一旦摔倒,很大概率会造成骨折。
老年人,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而老年人不一样,只要摔倒了,就算表面看不出什么伤害来,也要进行检查。
因为老年人“一人多病”是很普遍的现象,只有经过检查了,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摔倒而影响了其他的慢性病。
像什么高血压等慢性病,平时吃着药,看不出来,而如果因为摔倒引发了其他疾病,就不好说了。
另外,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了,肌肉也在慢慢萎缩,平衡能力也随之下降,这些加大老年人摔倒的几率。
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有些什么伤害?
骨折,是最常见的,但正常来讲,骨折并不会直接造成老年人的死亡,而是在恢复的时候,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
对老人来讲,骨折,也就意味着要躺在床上很长时间,在这几个月的日子里面,都不能下床走动,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同时也会因为长期卧床的原因,带来其他平时不注意的病症,对老年人的身体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颅内出血,这种情况,一般是摔倒的时候,磕到了头,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说如果老年人出现脑出血,那基本就没了,因为老年人年纪大了,做手术也不太现实,就算是手术成功了,那么老年人还能够有多少生命力去恢复身体呢?
老年人摔倒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有能力站起来,就赶紧站起来,这是不对的。
老年人摔倒,切勿揉搓,很多老年人摔倒了,自我感觉没什么事,赶紧揉揉有疼痛感的部位,就站起来了,但如果伤到的是腕关节、髋关节和脊椎等,揉搓的时候就会造成关节错位。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另外,老年人摔倒之后,不要立即活动,比如说站起来走路等等,而且应该多坐一下,多休息一下,在确定无疼痛感时再起身活动。如果摔伤后疼痛感很明显,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
老年人防摔的几条小贴士,可以学习一下:
老年人冬天要减少外出。冬季天气寒冷,路面湿滑,会增加摔倒风险。
老年人出门时尽量穿舒适、防滑的运动鞋或旅游鞋。
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外出活动时,一定要先把血糖或血压调到正常。
老年人要加强补钙,补充维生素,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首先,就是跌倒高发的一些时刻。
有研究表明,很多老年人是摔倒在自认为安全的家中,家里面,自己住了一辈子,哪里有什么心里面都有个底,所以很多老人也就不注意了。
尤其是在晚上起夜的时候,磕碰到各种东西,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湿滑的缘故导致摔倒。
第二,就是需要增加锻炼。
老年人锻炼和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是需要适量的。
量少了,效果不大,量大了,又容易造成其他伤害,所以需要适量。
一般散步、打太极、广场舞都是可以的,运动量不大,也刚好达到效果。
第三,就是注重营养吸收。
老年人骨质疏松,所以需要补钙。
同时蛋白质,也很重要,很多老人生活中吃得过淡,身体其实已经缺乏了,但是自己不注意,也没有得到补充,所以建议平时常吃点鱼类,合理吃点蛋类、奶类食物。
第四,注意体检。
很多时候,老年人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了,只有病痛来得时候,才知道已经很严重了。
而国家每年都有免费体检,所以我建议老年人都应该去进行体检,起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认识。
写在最后。
对于老年人来说,摔倒,其实并不致命,到经常会因为摔倒的原因,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而对老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老人,摔倒了,不怕,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就医。
而对于子女来说,老人摔倒了,除了需要对老年人进行身体治疗外,还需要对老年人的心理创伤进行安抚,毕竟老人比谁都害怕摔倒。
我们没办法防止老人一定不会摔倒,我们能做的,就是老人摔倒后能够接受正确的治疗,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