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往往会留下较多的后遗症,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康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错误的治疗,不仅无益患者的恢复,反而危害甚大,偏瘫的病人,千万要认清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以免追悔莫及。
脑中风康复中的认识误区:
1、脑卒中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腿。
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不然的话,肯定会出问题的。
2、脑卒中康复就是针灸、理疗、按摩加药物治疗。
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功能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被动性训练应当尽可能减少。寄希望于某种药物治疗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全世界还没有哪一种药物被公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效;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最后,仅进行药物、针灸、按摩等治疗,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
3、等到出院后再开始康复。
一般来说,一旦患者的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就可以考虑开始康复了。早期康复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避免“废用综合征”以及各种残疾的预防。因此,康复宜早,有利于减少后遗症、提高恢复速度,前3-6个月是康复的“黄金期”。
4、康复长时间见不到效果就放弃。
很多患者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很多患者就放弃了。这样的患者是比较可惜的,我们脑卒中功能损害,它的特点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出现功能障碍的时候,发生得非常快。
可是功能恢复,经常是要以月和年来计。因此,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恢复了受损的神经功能,甚至重返工作岗位,大部分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从无到有、从有到充分艰苦的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