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张仲田,传承发展祖传八世“中医骨技术”,人称“正骨妙手”

2022年10月08日13:45:19 健康 1503

张仲田1891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主任医师,著名的中医正骨大师。张家是中医正骨世家,到张仲田民这一代是第八代。张仲田从小随父亲学习祖传骨伤医术,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加上非常刻苦,因此不到20岁就成为小有名气的正骨医生。

张仲田特别注重基本功的锻炼,他认为,作为一个正骨医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就不能成为优秀的正骨医生。而要练好基本功,就要进行认真刻苦的锻炼。他练功时注重练力和练巧两个方面。“练力”指提高体力、臂力、腕力和指力。

名医张仲田,传承发展祖传八世“中医骨技术”,人称“正骨妙手” - 天天要闻

他说,骨科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医生不同,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一个好的身体,特别是需要一定的力量。因此,骨科医生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特别是需要较强的指力、腕力和臂力。 反之,就算医术高明,手法熟练,但是力量弱小而且不能耐劳,也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

为了提高自己的指力,他常年练习捻麻秸秆。他选用直径大约2厘米而且质地比较坚硬的麻秸秆,以拇指指腹和食指进行持续的捻掐,一直练习到能够将麻秸秆一捻就碎的地步。此外,他还经常用重量不等的沙袋进行练习,以增强指、腕和臂的力量。

名医张仲田,传承发展祖传八世“中医骨技术”,人称“正骨妙手” - 天天要闻

除了练力,他还加强技巧的锻炼。为了练技巧,张仲田选用粗细不等的麻秸秆,用棉花包裹以后再折断,再用手反复触摸,分辨断端的不同形状,再并将接续。这样的练习从不间断,直到完全熟练为止。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他临床识别骨伤和接骨的准确性非常高。他还仿效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夜晚到墓地捡骨头进行分辨比较,加深记忆,终于学得一手绝技,达到了“骤然人不觉”的地步。为此,他在20岁时,就已经誉满乡里,人称“正骨妙手”。

名医张仲田,传承发展祖传八世“中医骨技术”,人称“正骨妙手” - 天天要闻

张仲田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非常高尚,特别是关爱贫困百姓。对于贫苦的农民,他不讲价钱,而且收费非常少。不仅如此,他想尽办法关心乡民。一次,当地驻军司令的儿子小腿跌成粉碎性骨折,到处医治无效。张仲田为之进行了接骨手术,后来完好如初。司令连连称谢,称赞其为“活神仙”,然后以重金酬谢,但张仲田分文不取,只是请求让司令放回本村被抓壮丁的2个穷苦农民。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张仲田这位民间医生,成为太和县人民医院的正式医生。他真正成为一个人民的医生。由于医术高明,求医者遍及多个市县,甚至有很多外省的患者前来求医。当时,祖传医术大多不肯传授给外人,但张仲田思想开明,认为高明的医术只有传授出去,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名医张仲田,传承发展祖传八世“中医骨技术”,人称“正骨妙手” - 天天要闻

当地政府对他的进步思想和开明举动大力支持,于是先后从本单位和各地抽调选派学员40多人给他当徒弟,后来还面向全省举办了两期正骨学习班。经他培养的正骨医生高达200多人,这些人以后都成为当地医院骨科的骨干医生。

后来,他在徒弟们的帮助下,经他口授出版了《张仲田正骨经验》一书。该1983年由安徽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该书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再版,甚至一度成为中医正骨教材,是中医从业者、爱好者非常好的参考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