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别人家的父母都是带着孩子逛公园,玩过山车,我也不能免俗呀,带着19岁的大学生女儿在各个医院玩起了“过山车”。
女儿上大二,入秋以来一直感冒,吃药无效,于是我就带着她到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说,住院吧,住院容易输液,输几天液就好了。
女儿就住了10天的医院,吃中药加输液,不烧了,出院了。
可是,出院后女儿一直咳嗽,后来伴随着低烧,每天早上量体温都是37度多一点。
再后来,又找中医吃了几副中草药,但是仍然低烧不止。
在国庆节的前两天,我们到了全球最大的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病,挂的是呼吸科专家门诊。
女儿陈述了病情,说曾经在中医大附属医院住院治疗。
大夫一听说中医院几个字,马上头摇了摇头,说他们看的病不对,诊断错误,能治好病才怪呢。
于是,大夫开了一溜检查单,什么抽血化验、CT、肺功能等等吧,光检查费就一千多。
国庆节前夕,各种检查结果出来了,一附院的专家不辞劳苦仍然在坐门诊,我们一大早就赶到了医院。
大夫将一摞检查报告仔细阅读,最后说,我初步确诊是结核病,淋巴结核,住院吧,住院后再仔细检查治疗。
我听说过肺结核、骨结核,头一次听说淋巴结核,于是,我忧心忡忡的问大夫:这个病彻底痊愈需要多长时间?
大夫说,先住半个月医院,如果病情没有变化,要连续服用一年的药物。
好家伙,吃一年的药,没病也吃出了病。
我们从一附院出来,我对女儿说,感觉这个大夫不靠谱,你明显是感冒后遗症,上次感冒没有彻底好,又犯病了,老人有一句话叫作“是病不是病,又犯必先重”,之所以低烧,是内里火气太盛,有的中医叫“瘟症”,实际上就是感冒后遗症。
我建议再换一家医院看看。
于是,我们来到省胸科医院,医生看了一番,说:一附院大夫说是淋巴结核,不太像啊,不然再检查检查?
我们没有检查,检查也是这老一套的项目,然后又到了省人民医院。
这次是一个老专家坐诊,他询问了病情,看了各种检查单,说:什么淋巴结核呀,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不是。就是个感冒后遗症。
全家人大喜,老专家的话与我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赶紧询问,应该吃些什么药呢?
专家摇摇头,说:不用吃药,多喝开水,观察5日,低烧会慢慢退掉,如果低烧改成了高烧,说明有新的情况,到时赶紧来医院。
女儿回来后,遵医嘱,每天喝大量的开水,感觉越来越好,到第三天,也就是国庆节这天,女儿的体温已经降到37度以下,痊愈了。
女儿这一溜治病,从发烧、住院、出院、到确诊淋巴结核,到专家说没病,最后喝开水痊愈,整个人是坐过山车,充满了惊险、恐惧和欣喜。
医者,仁心也。得亏女儿是一个感冒后遗症,如果是大病被误诊,情何以堪!
女儿病好了,我们一家欢天喜地去郑州电影小镇游玩,体验民国风情,增强爱国意识,这个国庆节过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