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焦虑情绪,“5%”自救计划帮到你

2022年07月14日19:05:08 心理 1138

2022年的上半年转眼间过去了,很多人会开始动手写自己的年中总结,总结自己的上半年都做了什么事情,皮下也不例外,从7月1日开始往前倒一步一步总结,最后总结出来一个关键词——焦虑。

现代的人太焦虑了。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烦恼,皮下自己是个走向中年的晚年轻人,曾经心态被朋友说老得像八十岁,可即便是心态老得像八十岁,在外忧内患的情况下,还是会焦虑得宛如新生婴儿一般,头发已经要脱得比小宝宝还要少了。

为什么会这么焦虑?无疑是各方各面的压力都朝着我们侵袭。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5%”自救计划帮到你 - 天天要闻


过去五年以前,年轻人的焦虑也许还停留在催婚和工作,但是近五年以后,因为疫情的影响,尤其是今年的反扑,突然之间我们的焦虑直接反映在了温饱上面,不论是因为没有物资还是因为疫情而失业,害怕、担忧的情绪无时无刻萦绕在我们头顶的乌云上,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生活里的各方各面。

但与此同时,上半年还有另一个关键词——摆烂。

越烂越摆越摆越烂已经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常态,心里明白这是不对的,自己应该动起来,但是行动上却一直在拖延。但是拖延归拖延,该不安还是不安,所以就演变成“越不安——越摆烂”。


刚好,最近@李松蔚老师出了一本书叫做《5%的改变》,里面提出的理念就是保持整体状态不变,只改变5%。5%,听起来是一个具象化不明显的数值,怎样才叫只改变5%,由谁来定义这5%,改变了5%真的有用吗,不改变这5%又会怎么样,要是多改变超过了5%,这个方法又会不会失效呢?


这些问题全部都在书中给了答案。


李老师的书整理了自己公众号中和读者一起做的反馈实验,里面每一章节都有着10个被挑选出来的实验,每一次实验的周期基本为一周,在这一周里,读者继续保持着自己的生活状态,甚至是鼓励读者不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再在基础上进行一个“小松动”


比如第一章节-自我中的第七个实验《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实验

参与实验的实验者(请允许皮下这么称呼他们)在生活中有几个问题,有囤积癖(自我感觉是受外婆的影响),夜晚睡觉前总忍不住要吃东西还熬夜(知道不健康),特别爱刷剧(无法控制刷剧的时间)。实验者在向李老师提问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状态做了一个整理,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明白这些问题的困扰,而这些问题的一个整理本身就属于到“自律”里面。所以她并不需要自律,她需要的是自律的“符号”。

回答

李老师给出的回答是让她设置一个“自律窗”,具体地说就是在工作时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围出一块空地,比如工作桌上,0.1平方米就好。这块地方始终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爱怎么囤积都可以。或者每天给自己设置60秒的时间,这60秒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干,不吃东西,也不看剧。其他时间爱怎么吃东西和刷剧都可以。

周期

依旧的,实验周期为7天。

反馈

非常可惜的是这一个实验没有得到反馈,但是评论区有别的读者做了,反馈是:“做到并不难。发现我不是不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

我们先把总结放下,再来看看另一个实验——工作与理想中的《做一份抵触的工作》

实验

实验者是一位销售,他不喜欢打电话向陌生客户推销,总觉得非常抵触“事实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但表面又装作要跟别人做朋友”这样的操作。很显然,实验者抵触销售行业的常规业务方式,同时又留在了这个行业。

回答

李老师给出的答复是,在接下来的七天内,列出十条好处,总结一下实验者留在这个自己“抵触”的行业里得到了什么。

周期

七天。

反馈

反馈结果良好,实验者“认命”了,因为他无法放弃这个行业带给他的“好处”,同时在认命以后,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变得有动力,更放松。

比起来前一个实验,这一个更加的完整,书里面还涵盖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生活中似乎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却不知道怎么办,都可以去观摩一下这些实验(这里就不再做赘述)。


平常当我们有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似乎都是去互联网找答案,我们看见的或许是知乎、知道这些在别人已经提出的类似问题下面的答案,也有可能是一些医疗网站上面患者提问得到的答案,这一个过程其实和《5%的改变》非常相似,我们都是在代入到问题或者说别人身上,观察自己。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5%”自救计划帮到你 - 天天要闻


怎么观察自己?通过李老师的一些“小松动”来给到一个刺激。因为这个刺激足够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执行,因为这个周期并不长所以反馈起来很及时,我们几乎可以在当下就得到一个实验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可能是不好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及时改变。


没有什么方法是一成不变的。

书里面的实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不少的实验者在当下进行了一个反馈或者是并不明显的反馈(没有做到那些事情或者自己想通了以后觉得不再需要)以后,又得到了一个长跨度以后的反馈,可能是两年,可能是几个月后,在这里面,“时间”又成了一个因素。

李老师在书的最后写到“好多问题必须放在一个大的时间尺度上面去看,家庭的,甚至是更大的生命周期。”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5%”自救计划帮到你 - 天天要闻


我们时不时会发现,很多当下做的这一件小事(比如考普通话这种)在这个时间空间里面是没有作用的,可是过了很多年以后的突然一个瞬间或者一件事,你会需要这件小事的经验(拥有普通话证)。

这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点,很多我们现在觉得无法解决的焦虑,放到跨度上面去看,也许有一天事情会真的按照我们所想的去发展,只是这种发展是悄无声息的,于是等到发现的时候,才会足够惊喜。


观察自己——提出5%的改变——通过实验调整——得出结果

(哪怕放弃实验也是成功的实验,记得要做实验报告哦)


最后引用一下@三亩叔关于这本书的看法和总结(嗯,皮下能力不足啊):

“我们的心理结构,是有巨大“惯性”的。这个“惯性”,威力巨大,韧性超群,而且能自我修复。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定下了100%改变,或者50%,甚至20%的改变目标,这个“惯性”怪兽就会变得警惕,进入战斗状态。

我们是打不过他的。

而5%的变化,慢慢松动,迂回前进,反倒有机会。

不逼自己,才是改变的秘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