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核航母落空?美媒:除关键术落后,多重原因让中国没必要发展

最近几年,中国海军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航母项目,大家都盯着看下一艘004航母会不会用上核动力

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卫星图拍到了造船厂有新船在建,甚至还有人猜这可能是核动力航母的雏形。

不过,美国媒体却泼了盆冷水,说我国压根没必要搞核动力航母,技术上还差点火候,战略上也没那么急迫。

中国海军的航母路

我国海军起步晚,过去几十年主要是近海防御,顶多算“黄水海军”。直到上世纪末,海军才开始憋着一口气往远海走,航母成了绕不过去的坎儿。

1998年,我国从乌克兰买下了“瓦良格”号,当时这艘船连壳子都没装完,发动机雷达啥也没有,就是个空架子。

买回来后,我国花了十几年时间修修补补,2012年9月25日才正式服役。

这艘船虽然不是全新打造,但意义不小——它是我国海军第一艘航母。

有了“辽宁舰”的经验,我国开始自己造航母。

第二艘“山东舰”是完全国产的,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服役。

这艘船比“辽宁舰”进步不少,舰载机更多,设计也更合理,但还是常规动力,靠烧油跑。

第三艘“福建舰”就更厉害了,2022年6月17日下水,这是我国第一艘带电磁弹射的航母,能让舰载机起飞更快、更高效。

技术上跟美国的“福特”级差不多,但动力还是常规的。

这三艘航母的步子迈得挺稳,一步一个脚印,从二手改装到自主研发,再到电磁弹射,进步看得见。

现在,大家都在猜下一艘004航母会咋样。

有传言说,卫星图拍到某造船厂有大船在建,武汉还出现了一个水泥航母模型,舰岛比以前小了不少,有人就猜这可能是核动力航母的信号。

可美国媒体却说,中国搞核动力航母没戏。

美媒质疑技术不行,需求也不高

美国媒体对004航母的看法挺直白,核心就两点:一是中国技术上还差点,二是战略上没必要。

咱们一条条拆开说。

核动力航母听着牛,但真造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美国《1945》网站有篇文章说得挺狠,说我国可能永远造不出核动力航母,这不是简单把常规动力的锅炉换成核反应堆就完事儿的事。

核动力航母得从头设计,舰体的重量、平衡、内部布局都得重新算一遍,还要考虑核反应堆的安全性、维护需求、人员培训、补给体系,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美国造核动力航母用了半个多世纪,像“尼米兹”级和“福特”级,都是几十年的经验堆出来的。

中国虽然造船能力强,但核动力水面舰艇的经验几乎是零。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搞出了核潜艇,比如091型“汉”级和093型“商”级,但这些潜艇的核反应堆跟航母需要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潜艇的反应堆功率小,设计目标是隐蔽性,噪音控制和安全性要求跟航母差太远。

而且据公开分析,我国核潜艇的技术比美国和俄罗斯落后一代,噪音大、可靠性差,想直接放大用到航母上,难度可想而知。

再者,核动力航母的配套技术也不好弄。

比如辐射防护、核废料处理、应急系统,这些东西中国都没怎么碰过。美国“福特”级航母光研发就花了十几年,中国想短时间追上,基本不可能。

技术之外,美国媒体还觉得中国没必要搞核动力航母,因为战略需求没那么高。核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是续航力强,不用频繁加油,能全球跑。

但我国海军现在的主要任务在台湾海峡南海东海,最远也就到印太地区。这些地方离我国不远,常规动力航母完全够用。

看看美国,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它得全球布兵,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到处跑,基地还得全球铺开。

我国不一样,海军现在的重点是守住家门口,保护海上利益,常规动力航母续航个几千海里,加上补给船支援,完全没问题。

核动力航母贵得离谱,以“福特”级为例,一艘造价130多亿美元,后期维护、人员训练、核燃料更换,哪个不得烧钱?

中国现在经济虽然强,但也没到随便扔几百亿造个大玩具的地步。

常规动力航母便宜多了,“福建舰”造价估计也就几十亿美元,性价比高得多。

还有个现实问题,现在海上威胁变了。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蜂群、水下无人潜航器,这些新玩意儿让航母这种大目标越来越脆弱。

综合来看,美国媒体的观点是,中国短期内造不出核动力航母,技术上有差距,战略上也没急需。

他们觉得,中国与其费劲搞核动力,不如把钱花在常规航母、驱逐舰或者潜艇上,性价比更高。

中国自己的节奏

我国在核动力技术上没停步,2017年,有消息说中央政府在甘肃武威投了220亿人民币,搞了两个熔盐核反应堆原型,计划2020年运行。

这种反应堆体积小、效率高,很适合用在舰艇上。

后来我国在四川乐山附近建了个陆基核反应堆原型,专门给大型水面舰艇用,这都被外界看成是核动力航母的前期铺垫。

2025年有分析说大连造船厂可能在建004航母,卫星图显示有早期建设迹象。

武汉的水泥航母模型也让人浮想联翩,舰岛小了,是在为核动力设计腾空间。

这些信号说明,我国在技术上没闲着,核动力航母至少在计划里。

技术之外,战略上,我国也没把核动力航母当头等大事。

现在三艘航母在手,“辽宁舰”训练用,“山东舰”和“福建舰”能打仗,基本够用了。

加上055型驱逐舰、093型核潜艇,中国海军在近海和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已经不小。

未来几年,我国可能会接着造常规动力航母。

我国海军虽然预算多,但也不是没底线。核动力航母光造就得几百亿,后期维护更贵,算下来可能拖累其他项目。

我国现在更愿意把钱投在无人机、导弹这些新领域,毕竟这些东西便宜、实用,还能克制航母。

未来十年,中国海军可能会再造一两艘常规动力航母,把电磁弹射技术玩熟,再配上歼-35隐身舰载机,战斗力还能上一层楼。这样既能应对眼下的威胁,又不至于把钱烧光。

核动力航母肯定是中国海军的长远目标,毕竟要想真成“蓝水海军”,全球跑是迟早的事,常规动力航母续航力有限,补给也麻烦。等到核动力技术成熟,成本能压下来,中国肯定会试一把。

现在海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日本印度都在盯着中国海军。核动力航母虽然贵,但也是个威慑符号,能让对手掂量掂量。

可反过来,新武器的威胁也让航母地位下降,我国会把资源分散投在多领域,不全押在核动力上。

美国媒体觉得中国造核动力航母是“落空”,技术不行,需求也不高。但从我国自己的角度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核动力航母不是造不造的问题,而是啥时候造、咋造的问题。

现在技术没到火候,战略也没那么急,我国就先稳扎稳打,把常规动力航母搞好,顺便攒技术。

未来核动力航母肯定是目标,但不是唯一方向。

我国海军这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了一点:不跟别人比速度,只走自己的路。

参考资料

一周军评:“四号大船”用上核动力?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