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2025年05月08日02:23:04 军事 1259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1945年6月24日胜利日阅兵式上的BM-31-12

当人们谈起“胜利武器”时,你脑海中会浮现哪些苏联战斗装备?KV-1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ISU-152突击炮IS-2重型坦克、La-5FN战斗机、Il-2攻击机Il-4轰炸机,当然,还有传奇的“喀秋莎”。

这个亲切的昵称指的是苏联的多管火箭炮系统,这些武器在大规模发射时,曾让德军步兵闻风丧胆。通常来说,人们称“喀秋莎”是专指型号为BM-13-16(或M-13)的火箭炮,该型装备有16根发射轨道,发射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

最初,这种火箭炮安装在三轴的ZIS-6卡车上,而在ZIS-6停产后,几乎可以装在任何载具上,包括履带式的STZ-5 NATI拖拉机、租借法案下获得的大量外国车辆、装甲艇甚至装甲列车上。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13-16安装在ZIS-6底盘上

BM-13-16是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共制造了6800余台),也是该时期最广为人知的苏联火箭炮系统。但除了它之外,还有其他型号的火箭炮系统,也为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为了发射82毫米火箭弹,苏联生产了多种带有不同数量发射导轨的发射装置,这些装置不仅安装在汽车上,也装在T-30和T-60轻型坦克、舰艇,甚至马车上。此外,还专门为山区作战开发了一种便于拆卸、可由人员或驮畜携带的轻型火箭发射器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安装在T-60坦克上的BM-8-24模型

82毫米和132毫米的火箭弹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已同步研制,相关发射系统也在1941年大约同时投入生产。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苏联火箭炮的三大主力口径

随后出现了第三种主要口径:300毫米。这种搭载新型强力弹药的火箭炮系统被称为“安德鲁”(Андрюша),并在战争后期大放异彩。本文正是讲述它的故事。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1945年春,柏林街头的BM-31-12


飞行的木箱 —— M-30

和M-8、M-13一样,一切都始于弹药的设计。在许多情况下,原有装备的82毫米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已不再满足战场需求。因此在1942年初,苏联设计出了新型火箭弹M-30,其最大特点是配备了口径高达300毫米的超口径高爆战斗部

而它的火箭推进部分基本沿用了M-13的132毫米火箭弹结构,这意味着它可以利用现有工厂设备迅速开始批量生产。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M-30火箭弹实物图

M-30弹头内装28.9公斤炸药,是M-13(4.9公斤)的近6倍。但由于推进系统没有同步增强,这导致射程大幅缩短:M-13最大射程8.5公里,而M-30仅为2.5~2.8公里(根据不同型号)。

M-30有三种子型号:

  • TS-16型:钝头高爆弹,最大射程2.5公里
  • TS-20型:尖头高爆弹,最大射程2.8公里
  • TS-20型(燃烧型):尖头燃烧弹,最大射程3.5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是理论最大射程,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弹药制造质量、天气、发射角度等因素影响,射程往往更短。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1944年,德国人用涡喷火箭弹为他们的“雾弹发射器41型”(Nebelwerfer 41)进行了装弹。

为M-30火箭弹研制了类似的包装和发射装置,这是一种轻型金属框架,配备了用于垂直瞄准的简易装置,以及由工兵爆破器和电缆组成的点火设备。该发射装置可一次发射四枚火箭弹。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四联装M-30发射架。旁边可见的是为更先进的M-31火箭弹设计的八联装发射架模型。

在某些情况下,火箭弹甚至会连同其运输包装一同飞走,这种情形会引起德军阵地上的混乱,因为这个“奇迹”正朝他们飞来。不过,我有预感,在这种非正常发射情况下,由于空气动力学问题,这个“箱子”未必能飞到敌人阵地。

M-30系统由火箭弹和发射装置组成,其战斗表现非常出色:这种重型弹药能够击穿75厘米厚的砖墙;如果设置为延时引信并命中中等硬度的地面,则会形成直径8米、深约2.5米的弹坑。士兵中甚至流传着关于某种新型强力炸药的传闻,但实际上,这枚沉重战斗部中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仿照“喀秋莎”的叫法,M-30被昵称为“安德烈卡”(Андрюша)。不过,也不排除这个昵称是在战后文献中才流行起来的,而在战争期间,该系统可能被称为“卢卡”(Лука),以纪念一位19世纪颇为不雅诗歌中的人物。


М-31

如前所述,由于弹头质量显著增加和空气动力性能变差,M-30的射程相比M-13下降了两倍多。这迫使发射阵地必须接近前线接触线,面临极高的风险。此外,较短的射程也限制了对敌军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М-30、М-31与М-31-У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42年底研制出了新弹型——М-31(技术编号ТС-31)。该弹采用了加长的火箭发动机部分(总长度从1400毫米增至1760毫米),从而可装填更多的固体推进药块,使推力大幅提升。此外,弹头壁厚由7毫米减至4毫米,从而减轻重量,同时炸药装药量保持不变。以上改进使最大射程提升至4325米。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М-31

起初,M-31仍从与M-30相同的发射装置发射。但随后开发了新的发射架,可以将弹药箱成对布置,即每架装八枚火箭弹,显著提升了火力密度。

之后还出现了М-31-УК改进型,它通过增加四根L形导气管来改善弹道精度。这些管道能释放一部分火药气体,使火箭飞行中获得旋转,进而提高稳定性。不过,其最大射程因此略降至4公里。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波兹南战役中M-31的齐射画面

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有必要研制一种车载化、机动性更强的发射装置,因为移动困难和准备时间长的问题仍然存在。

发射前必须将发射架和弹药箱从车上卸下,摆放到位、调好方向,安装弹药、接电线,完成发射后再重新装车,然后方可撤离阵地。M-31的发射阵地准备通常需要6–8小时白天时间,而且这已属较快情况。

采用汽车底盘的发射装置能极大提升机动性,并显著减少准备时间。到了1944年,这样的发射车已研制成功。


BM-31-12

1943年,莫斯科的“压缩机”工厂开始研制一种基于汽车底盘的重型火箭炮系统。起初的设想是,火箭弹依然从运输容器中发射,这些容器被安装在框架上。但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和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这一设想被放弃,转而从零设计了全新的发射装置。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31-12

首批样车于1944年3月完成。该结构虽然相对简洁,但同时也相当优雅。火箭弹从格构结构的导轨单元中发射。每个导轨单元由四根直径32毫米的管子构成,并焊接在八角形的夹套上。12根导轨组成一个整体发射包:上下两层各6根。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图解说明:1 - 导轨包;2 - 格构结构;3 - 水平转向机构;4 - 高低俯仰机构;5 - 转动架;6 - 瞄准镜支架;7 - 瞄准镜;8 - 千斤顶;9 - 锁止机构;10 - 翼板;11 - 支架;12 - 驾驶舱防护装置。

火箭发射部分安装在副车架上,该副车架再连接到汽车底盘,合理分配载荷。底盘选用的是斯图德贝克US6型卡车——这款美国卡车通过租借法案大量提供给苏联。仰角范围为+10至+48度,水平射界为左右各10度(总共20度)。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31-12

车辆可以在完成装填后开赴阵地。为了防止行驶过程中火箭弹脱落,前方设有两根挡杆(每排一个),后方则用带圆盘式支撑的翻转格栅进行防护。

所有12枚火箭弹可以在15至30秒内全部发射完毕。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导轨后方安装的防护格栅。

为了减少发射时的晃动,在副车架上安装了两个液压支撑腿(稳定器)。不过试验表明,即便不使用这些支撑腿,也可以顺利发射。

12枚火箭弹的齐射可以在15至30秒内完成,发射时,乘员可以在车外,也可以待在车内。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当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该系统的总高度超过了当时的铁路运输标准限高,因此若要通过铁路运输,需要拆除车轮。不过,这一问题被认为影响不大。

试验期间,该车型完全达到了设计性能目标,于1944年6月9日正式列装,命名为BM-31-1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31-12的战斗乘员


作战使用

与早期那种从运输箱中发射的可搬式发射架相比,这种新式战斗车辆机动性大大提高。而且有经验的操作组只需大约15分钟即可完成重新装填。所有这些优点使其能够跟上进攻部队的步伐,并为其持续提供火力支援。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31-12的重新装填

得益于采用M-31-UK型火箭弹,其散布椭圆比之前减少了4到5倍,这使得BM-31-12能够通过营级,甚至是炮班级的齐射成功打击敌人坚固的抵抗节点和据点,更不用说整个旅级的火力覆盖了。

BM-31-12被编入专门为其组建的近卫迫击炮旅,这些部队随后又被纳入总司令部预备队的突破师中。每个旅配备36套BM-31-12发射系统。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此外,起初每个M-31近卫迫击炮旅只配备一个BM-31-12营,到了1945年2月,这一数量增加到两个营。

截至1945年5月1日,M-31火箭炮旅共有27个,其中17个编入近卫迫击炮师,其余10个为独立旅。而BM-31-12旅共有13个,其中12个隶属于突破炮兵师,另有1个为独立编制。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1945年春,BM-31-12在柏林街头

战前总共生产了1807辆BM-31-12,其中损失数量仅约百辆。

这些火箭炮在战争后期被大量投入使用,尤其是在攻坚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时,它们甚至直接使用直瞄模式发射强大的火箭弹,用于摧毁敌人开火的建筑物和永久性工事。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当然,在城市战斗中使用一辆没有装甲保护的车辆进行直瞄射击,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但在当时已别无选择。

城市战中,从火箭弹运输箱中直接发射的能力也偶有发挥作用。例如,1945年4月30日,在德国内政部的窗台上发射的5枚M-31火箭弹成功地在帝国议会大厦的墙体上炸出缺口,对防守的敌军造成了重大破坏。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战后

战后,BM-31-12继续服役至195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被更先进的系统取代。在服役期间,这些近卫火箭炮进行了若干现代化改进,其中很多换装了新的底盘——例如苏联自产的ZiS-151卡车。

强大的“安德鲁沙”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最强大的多管火箭炮系统 - 天天要闻

BM-31-12,采用ZiS-151底盘

今天就讲到这里。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印军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还是升级战争? - 天天要闻

印军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还是升级战争?

印度又在边境搞事情了!据《印度快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当地时间5月7日晚9点,印度空军将在印巴边境的拉贾斯坦邦举行大规模空中演习,出动包括“阵风”、苏-30和幻影-2000在内的所有主力战机,军演将持续到9日凌晨3点结束。
中柬“金龙-2025”联演中方参演部队举行出征仪式 - 天天要闻

中柬“金龙-2025”联演中方参演部队举行出征仪式

5月8日下午,中柬“金龙-2025”联演出征仪式在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在海军长白山舰的飞行甲板上,来自陆军、海军、空军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的参演官兵整齐列队,听令出征。仪式结束后,中方参演兵力通过海上、空中等多种方式,陆续向柬埔寨演习地域机动集结。据悉,5月中下旬,中柬两军在柬举行“金龙-2025”联合演习,以联合...
碧海战舰映童心,深蓝筑梦向未来 - 天天要闻

碧海战舰映童心,深蓝筑梦向未来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海权思想、海防观念近日,南部战区海军邀请对口支援的廉江市塘蓬镇六环小学近80名师生代表登上军舰接受国防教育学生们一到军港就被一艘艘先进的战舰吸引官兵为同学们讲解舰艇文化、科普海军知识带领大家踏上甲板、走进舱室近距离感受武器装备和航海仪器看到威武霸气的军舰和英姿飒爽的水兵学生...
白玉京:能干扰F-22锁定的阵风战斗机,为何被PL-15一击必杀? - 天天要闻

白玉京:能干扰F-22锁定的阵风战斗机,为何被PL-15一击必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空战在喀喇昆仑西段爆发,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展开了精密筹划的空中打击。根据巴方通报与社交平台大量佐证资料,印度空军在短时间内损失6架军机,其中最引发震动的,是“阵风”战斗机被中国PL-15击毁。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空战胜负。阵风战机是印度近年来最引以为傲的高端...
王国庆,结交政治骗子、搞迷信活动 - 天天要闻

王国庆,结交政治骗子、搞迷信活动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5月8日消息: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河南省纪委监委对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王国庆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王国庆,河南尉氏人,1968年2月出生,1986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