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南亚火药桶再度被点燃。印巴边境爆发新一轮激烈交火,事态骤然升级,区域局势急剧恶化,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据巴基斯坦军方通报,当地时间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空中交锋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爆发。巴空军宣称成功击落多架印度空军战机,并精准打击印军一处旅级指挥部,现场火光冲天,通讯中断。
据巴基斯坦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被击落的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战斗机、1架苏-30mki、1架米格-29战机以及1架无人侦察机。这些机型均为印度空军目前在役的主力装备。巴方指出,战机残骸坠毁于巴控克什米尔附近山区,部分机体尚在燃烧,搜救与封锁工作已全面展开。
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总监、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对外表示:“这是巴空军在本轮冲突中首次正面击落印度空军战机,亦是自2019年印巴空战以来,双方最为激烈的一次直接空中交锋。”
他同时强调,巴基斯坦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人民安全,对于任何形式的侵犯行为,绝不姑息。
而印军方面,尚未正面回应战机损失,但印度媒体承认,有军事设施遭受“外来攻击”。
这是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游客恐袭事件以来,印巴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
事件发生后,印度随即启动代号为“辛杜尔行动”的报复性军事打击,数枚地对地导弹自印方边境发射,分别击中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克什米尔地区多个军事与通信设施。不幸的是,巴方证实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无辜平民,甚至还有一名儿童,35人受伤,受伤者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救援人员,另有2人失踪。部分区域因袭击陷入断电状态,穆扎法拉巴德市一片黑暗,恐慌的情绪在城市中蔓延。巴哈瓦尔布尔地区的马克兹·泰耶巴宗教学校,也在袭击中遭到严重损毁。
为应对持续升级的安全风险,巴基斯坦宣布全国空域封闭48小时,军方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本轮冲突中,巴方展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作战效率与装备优势。军事专家指出,近年来巴基斯坦持续引进中国高端军备系统,极大提升了其战场反应与空地一体作战能力。
其中,歼-10ce多用途战机与“枭龙block”成为空中主力,具备远程超视距作战能力。依托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这些战机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远距离锁定目标,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打击。此外,地面部署的sh-15 155毫米车载榴弹炮提供高机动火力支援,“红旗-9p”远程防空导弹则构筑起巴军纵深立体防空网络。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巴联合研发的无人作战力量。“翼龙”、“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此次边境摩擦中发挥关键作用,多次对印军哨所、补给线实施精确打击,夺取战场制空权。印军所部署的以色列、法国无人系统在性能与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
印度媒体曾炒作“巴方弹药仅剩四天”的说法,如今不攻自破,反而折射出印军后勤保障压力与军工体系过度依赖进口的尴尬现状。
此次危机的爆发,其实背后牵动着更深层次的大国战略对峙。印度借“反恐”之名,不仅切断《印度河用水条约》,还悄然获得来自美军的c-17战略运输机支援。分析认为,这不仅是对巴方的经济与资源封锁手段,更是对中国主导的中巴经济走廊的一次战略牵制。
而巴基斯坦则通过多边外交展开反制,不仅进行了多次战术核力量演练,释放震慑信号,还通过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大国展开穿梭调停,力求避免局势失控。同时,中国、俄罗斯也呼吁克制,高度关注事态演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一时间发出紧急呼吁,敦促双方保持最大克制。然而,当前印巴在领土、安全、民族矛盾等核心问题上互不退让,任何意外事件都可能引发全面战争的骨牌效应。
这场印巴边境冲突,已远远超出常规对峙的范畴。它既是克什米尔百年恩怨的延续,也是南亚地缘格局变动下,大国力量重组的缩影。
如果局势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极有可能引发自201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乃至跨国范围的地区战争。对整个亚洲,乃至全球和平与稳定,都是一次不容忽视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