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冀察热辽军区下辖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8纵、9纵,开始参加大规模作战。
在接下来的秋季攻势中,8纵三战三捷,取得歼敌1.2万的战绩,受到总部首长的嘉奖,这对8纵上下无疑是鼓舞的。8纵取得如此战绩,也少不了兄弟部队的配合,最应该感谢的是9纵。
敌93军下辖2个师由锦州向热河进犯,这里原本是8纵改编前的区域。上级让9纵配合8纵歼灭该敌。此时8纵已经在梨树沟歼灭敌暂50师,又在杨家杖子歼灭敌暂22师两个团,取得巨大胜利。同时也鼓舞着9纵指战员。
敌人又调49军两个师进攻杨家杖子,企图恢复锦州到承德的交通。为保险期间,又增兵一个师加2个团进攻杨家杖子。9纵的任务是阻击锦西等地的援敌,配合8纵歼灭49军。当部队在指定地方设防时,敌人增援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用7个团轮番进攻9纵阻击部队。
阻击能不能顶得住,是8纵围歼49军的关键。如果顶住了,49军就是囊中之物。如果敌人突破防线,这股敌人可能就跑掉,甚至对8纵来一个反包围。因此8纵司令直接给9纵师长肖全夫打电话,问能不能顶住。肖全夫表示,只要8纵有信心拿下49军,9纵就有信心守住防线。
9纵是冀东地方部队升格而来,老部队不多,8纵司令表示担心,对政委刘道生说:9纵擅长游击作战,恐怕受不住,还是撤退吧。
刘道生对此表示不同意,认为9纵再三保证可以守得住,我们不商量就撤退,这样不好。因为9纵再三保证,程子华坚持打,这才下定决心。
此战是9纵入关第一仗,指战员们士气旺盛,表现很勇敢。尽管有些阵地被突破,进行反复争夺,但最后还是牢牢控制。不多在五岭山打阻击2天一夜,歼灭敌人1000余人,为8纵歼灭49军争取时间。49军被击溃后,有几千人残敌被9纵追击歼灭。
9纵在此战中歼灭敌人5000余人,得到充分历练,也学习到大兵团运动战的经验。
8纵战斗力较强,有多方面因素,纵队指挥员的军事素养确实不错。下辖部队当中,丁盛指挥的师是一支老红军发展而来,可以追随到土地革命时期,黄公略领导部队。抗战时期是晋察冀机动部队,在1944年调去陕甘宁设防。抗战胜利后,丁盛率领的1团奔赴东北,抵达冀察热辽后,部队进行扩编。其他两个师也由红军骨干力量发展而来。
9纵此后的冬季攻势中,主要打配合,因为部队新成立,而且没有足够的棉衣,帽子等。3个月作战4次歼敌1900人。不过到辽沈战役时,成为锦州攻坚部队之一,天津战役时也是攻坚部队之一,该部在作战中一步步得到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