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常有一种争论:林彪和粟裕,到底谁更强?华野和东野,到底谁更强?
大量的林粉和粟粉,各有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分不出上下。
不过,解放战争打了一年的时候,毛主席等人也有总结,认为华野的战力强于东野。
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事,分析一下表面的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
1、1947年,毛主席致电林帅、高岗:东野的战力仅次于华野
1947年5月20日,毛主席给林帅、高岗发了电报,其中,有这么三个观点非常引人瞩目:
一是,毛主席认可林帅等人在东北的工作,对土地革命、军队建设提出了高度肯定。
二是,毛主席认为各大军区中,东北的经济是最有活力的,是排第一的。
三是,在战力方面,东北军区可以排在第二,排在华东军区之后。
重要的就是这第三个观点,这一个观点,就将陈毅和粟裕带领的华野推上了巅峰。
不知道,当时的林帅、罗帅是何感受。
毛主席为何这样说呢?
2、解放战争第一年,华野的数据表现强于“东野”
解放战争完全开打,是从1946年6月底的中原突围开始的,到1947年5月20日,过去了11个月,几乎快一年了。
(1)在这近一年当中,华东野战军(1947年年初成立的)加上1947年之前的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他们面对了多少敌人?打了哪些主要的战役呢?战绩如何?敌人有多少呢?
在当时的陈粟大军周边区域,有32个敌人的整编师,足足85个旅,人数在70万左右。华野有多少呢?总计27万左右。
一年中,华野进行的主要战役有苏中战役、鲁南战役、宿北战役、泰蒙战役、莱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经典战役。
在这近一年的各类战役中,华野总计歼灭敌人人数为43万左右。
这是一份非常漂亮的战绩成绩单,足以笑傲华夏大地。
(2)在这一年当中,“东野”的成绩也不错。
到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以后叫东北野战军)的人数增加到了40万以上,远远多于华野的人数了。
到1947年6月,东北地区的国军数量为33万人。
从这个数据看,东北民主联军面对的军事压力,好像要小于周边敌人环伺的华野。
不过,当时东北的国军实力也很强,大多是曾经作战于中缅边境的“远征军”。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人,哪个不是国军名将?
自从1946年5月的四平保卫战之后,东北民主联军一直采取的是战略退却,就连罗荣桓元帅回忆当时的情况时都说道:那时的确非常的被动。
从1946年底开始,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为期三四个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1947年五月,又开始了猛烈的夏季攻势。
从“歼敌人数”这个指标看,从1946年到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歼敌数量是17.5万人左右。
从面对的敌人数量、自己的军队人数、歼敌的数量、经典的战役密度看,华野的战力确实强于东野,是绝对的四大野战军的第一位。
所以,毛主席的话没有错,仅仅从解放战争第一年来看,华野的表现是最突出的,战力是可以排到第一位的,东野(当时是东北民主联军)只能排在第二。
东北民主联军的主要指挥者是林帅,华野参与的经典战役的主要军事指挥人是粟裕,貌似在解放战争第一年中,粟裕的表现要强于林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3、解放战争第一年,“东野”的数据表现不如华野,和林帅早期的策略有关
鲁南也好,苏北也好,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了。
华东野战军虽然面临大量的敌人,但是,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可以发动人民战争。
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战争的好处是什么?兵源补充容易,物资补给容易。所以,华野心无旁骛,一心打敌人,一心去获取战争胜利就好。
但是,东北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我党我军的将士们来到东北之后,发现一个大问题,群众基础很弱,百姓对我军的认同感并不高。
所以,林彪、罗荣桓等人认为第一步是在东北农村大量搞土地革命,建立大量的支持我军的根据地。同时,和敌人打仗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减少硬碰硬,实在不行就采取战略退却。
只有夯实了基础,才可以大踏步地前进。
林彪打仗从来都是提倡稳打稳扎的,力争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如果胜算不大,甚至可以推迟战争的开始时间。
东北民主联军如此的风格,造就了他们在1965年至1947年6月间和敌人开战的密度并不大。在1946-1947年6月间,我们能数得出来的“东野”的主要战役就是: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7年5月的夏季攻势,除此之外,看不见更多的战役了。
因为战役的数量有限,歼敌的数量也就下来了。
但是,从1947年5月开始到东北完全解放,东野的歼敌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就是因为基础已经夯实了,可以大规模的和敌人开战了。
对于林彪和粟裕,谁的军事能力更强,实在不好评价,只能说各有千秋罢了。
林彪黄埔军校出身,战争经验非常丰富,对每一次战争都有着精密的计算和筹备,力争每战必胜。
粟裕没有专业学过军事,他从毛主席、朱德等人那里学了一些,然后经过大量的军事实践,成为超级将领,粟裕指挥有方,善于捕捉战机。
如果非要在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粟裕可能强那么一丢丢,粟裕是个极具军事天赋的人才,毛主席非常认可他,六十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毛主席就提到了粟裕的军事才华。而林彪也曾说粟裕:打的都是神仙仗!
不管如何,解放战争中的双子星将领,就是“北林南粟”,其他的元帅和将军们也很优秀,但最优秀的两位就是这两人。
回头看,毛主席在1947年5月对华野和“东野”的评价,非常到位,当时华野的战力确实强于东北民主联军。这个不容置疑,谁来反对都没用,数据就在那里,数据不会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