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局势仍未缓解,红海紧张局势持续,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班轮再度遇袭,马士基1月2日宣布继续暂停使用红海航线,而另一家大型航运公司赫伯罗特也表示,旗下船只将继续避开红海,绕道好望角,直至1月9日。另外达飞海运表示,自15日起,调高亚洲至地中海的集装箱运价,涨幅最多达到一倍。

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的专家指,暂停红海航线将增加船员、燃油和保险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内地专家表示,胡塞武装对美国红海护航行动反应强硬,再加上以哈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红海局势可能进一步升温, 给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蒙上新的阴影。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田文林
分析指出,苏伊士运河到红海这一国际航运要道,是亚欧海上贸易的主通道。目前航运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未来一段时间红海至苏伊士运河的商业航运将因地缘紧张局势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叠加乌克兰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给欧洲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近日公布的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12月跌至47,连续多个月收缩。而根据德国伊佛经济研究院做出的最新预测,德国经济在2024年预计仅有0.9%的增长。

伊佛经济研究院
首席经济学家 沃尔默‧舍泽尔
根据多数机构的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主要原因是受到高通胀、高利率和地缘政治三大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联储日前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下调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至1.4%,不过将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较9月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2.6%,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1%,2024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
有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连续加息后,市场普遍预期金融条件、传统利率政策收紧会传导到实体经济,影响2024年美国经济表现。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朱海斌
再来看中国经济,随着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升温,叠加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带动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从2023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升值幅度大约为2.6%。分析指出,这轮人民币汇率升值行情,背后有季节性因素的支持,以企业为代表的结汇需求或季节性走高,带动同期银行代客结售汇呈现一定规模的顺差,为人民币提供实际需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人民币成为第四大全球最活跃货币,占比4.61%,再创新高。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苏剑
市场人士指出,2024年随着美联储可能很快开始降息,预计中美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利差将开始收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的下行压力,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24年也可能涨破7的水平。

澳新银行
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
不过从近期公布的制造业先行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复苏仍旧面临一定压力。在内外需都有所走弱的情况下,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12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9%,连续3个月上升,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不断增强。而最新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PMI较按月增长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升到四个月来新高。

国泰君安国际
首席经济学家 周浩
为提振企业信心,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召集各地发展改革系统官员到福建晋江召开现场会,学习“晋江”经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有市场分析认为,判断综合考虑当前的经济修复状况及物价水平,2024年稳增长政策有可能前置发力,其中降息降准有望在一季度落地,年初基建投资也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持续收缩,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后续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向常态恢复,行业复苏不平衡逐步收敛,越来越多行业企业逐步进入主动补库存周期,制造业有望逐步加速恢复。

编辑:许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