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华
国会山被攻陷,一些人拿它开玩笑,好像这是一场狂热的特朗普主义狂欢。抗议者自拍和四处闲逛,就像参加了一个组织不善的公共旅游。
这显然不是一次“出错的野餐”。抗议人群中有新法西斯组织成员。他们全副武装,拿着绞索,大喊“绞死彭斯,彭斯”。国会的老爷们有的躲到桌子底下,有的把自己锁在房里。与此同时,枪声响起,5人死亡。
这一幕“美丽的风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到全世界,被美国欺压的人民当然喜笑颜开。这显然是对美国全球信誉的一记沉重打击。这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
在社交平台和媒体上,各种报道和评论当然是带观点的。于是美国人不高兴了。只准它做得,别人说不得。《纽约时报》一边称“今晚让美国民主蒙羞,也让美国的朋友痛心疾首”,一边指责5个国家“开心”。1月7日,该报在《美国的盟友和敌人如何看待国会暴乱》一文中,把俄罗斯、中国、伊朗、委内瑞拉和朝鲜等5国列为“民主的敌人”。文章称,“民主的敌人将会对华盛顿这些难以置信的图片感到开心”,臆测这些国家“一定处于欢欣鼓舞的情绪中”。
按照新华社的评论,尽管蓬佩奥为了个人 “一亩三分地”,对中美关系“抡起大锤一通乱砸”;但是,俄罗斯的核武器令美国人感到恐怖,“通俄门”是华盛顿挥之不去的噩梦。因此,《纽约时报》显然把普京列为“头号敌人”。文章称,俄罗斯政府控制的新闻频道,“一边展示的是俄罗斯东正教圣诞节欢乐的庆祝活动,另一边则是华盛顿的暴力混乱场面”。该报指责俄媒不该对比,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此前,美媒报道称,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在华盛顿举骚乱是特朗普“送给普京的最大礼物”。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麦克福尔附和道:“今天,特朗普向普京递交了他最新的,但希望也是最后一份礼物。”还有社会名流在推特上写道,“有多少俄罗斯卧底特工……把装有政府机密和信息的笔记本电脑和ipad带回莫斯科”。
中国作为美国眼中的大国竞争对手,理所当然被《纽约时报》列为美国的“敌人”。该报指责《环球时报》不该将香港暴乱与“华盛顿之春”作比较,尤其不该引用佩洛西的话,把国会山攻陷称之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面对美国大选后的社会撕裂和特朗普的7000多万选民,作者却称“这是特朗普任内的最后一次动荡,而不是西方民主终结的开始。”作者显然担心,美国人再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对别国说三道四。
《纽约时报》把香港暴乱分子占领议会,与川粉攻占美国国会做善与恶的区分,但在事实面总是苍白无力,只显示出了美国所谓自由抗争的虚伪与狡诈。在推特上,一些网民批驳称,不带任何政治偏见的话,暴力就是暴力,违法就是违法,如此简单的标准,硬生生被《纽约时报》双标歪曲了。还有人称,这不是暴乱,这是和平的民主运动,别用盾牌、子弹、手枪回应人民的诉求。
其实,美国所谓盟友的表态,其语言之尖刻,毫丝不亚于所谓的“民主的敌人”。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称,“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谎言和更多谎言造成。用仇恨和煽动来制造分裂、蔑视民主,从最高领导人那里。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性事件,是对自由民主的攻击。”这应该是来自盟国首脑的最毁灭性的评价。
再说,美国人眼中除了敌人,哪有真正的盟友?那些所谓的盟友家里,都驻着大兵,赶都赶不走的。这不叫盟友,叫美国的军事殖民地,连基本尊严都没有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就是例子。美国枪杆子顶着他们的脑袋,这些国家敢说真话?偷着乐而已。
美国所谓民主的遮羞布,被这几个疯子扯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和心意,在任一天就闹一天,破罐子破摔。照这个趋势,离任之前摁核按钮都不奇。因此,对于美国的乱局,世界最担心的是华盛顿为转移国内矛盾,在国外找替罪羊。因此,《今日俄罗斯》评论称,国会山的暴力对普京来说不是一场“胜利”。实际上,俄罗斯担心美国政治不稳定的后果,引发战争后果。
总之,动不动就扣上“敌人”的帽子,这是世界上“最棒”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包容,意识形态的“大外宣”。这五国是“民主的敌人”?美国应为《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而感到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