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2024年03月25日20:25:24 国际 1959

“米尔佐耶夫作为有组织武装团伙的一员,参与枪击‘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内的俄罗斯公民。之后,被告纵火焚烧‘克罗库斯城’建筑。米尔佐耶夫供认不讳。”

当地时间24日,莫斯科市法院新闻部门告诉俄媒,俄罗斯“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嫌疑人米尔佐耶夫等人,已完全认罪。

当地时间22日,莫斯科发生的这起恐怖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伤,震惊世界。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嫌疑人身份、袭击如何发生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01 四名嫌犯落网

嫌犯一:“头目”

32岁的塔吉克斯坦人米尔佐耶夫是被披露的第一名嫌疑人。在“今日俄罗斯”(RT)总编辑西蒙尼扬发布的视频中,他被称作“食尸鬼头目”。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RT)网站视频截图

据“今日俄罗斯”介绍,米尔佐耶夫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曾在俄罗斯办理过临时居住登记,但现在已经过期了。他曾多次违反俄罗斯移民法,自2011年以来一直受到执法机构的关注。当前,米尔佐耶夫以半合法的方式在俄罗斯生活和工作,时而离开,时而返回。

“他能听懂一些(俄语的)问题,但只能用母语回答。”俄新社写道。在审讯视频中,米尔佐耶夫需要在翻译的帮助下沟通。

根据米尔佐耶夫的叙述,他曾在小旅馆里和朋友同住了大约一个月。事发前近半个月,他通过telegram(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认识了一个叫“阿卜杜洛”的人,此人建议米尔佐耶夫和室友从自己的亲戚那里购买一辆汽车,并在交易时碰面。之后,他们打算用这辆车开出租挣钱。

嫌犯二:“耳朵”

第二名嫌疑人叫拉恰巴利佐达,俄媒公布的视频中,他的右耳受伤绑着绷带,在网络上被称作“耳朵”。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RT)社交媒体视频截图

拉恰巴利佐达是塔吉克斯坦公民,同样通过翻译接受讯问。拉恰巴利佐达现年30岁,也有孩子。他中学没有毕业,没有正式工作,自称曾经办理过临时居住登记,但已不记得自己的登记地点。

“今日俄罗斯”发现,拉恰巴利佐达2018年曾在莫斯科州的波多利斯克居住。这一年,他因为在俄罗斯逗留超过90天,违反规定而被罚5000卢布。当时,他被要求“有序地自行离开”俄罗斯。

与米尔佐耶夫一样,拉恰巴利佐达承认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嫌犯三:“为钱杀人”

嫌疑人法里杜尼出生于1998年9月17日,他曾在波多利斯克的一家镶木厂工作,有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俄新社报道截图

此前俄媒披露的视频中,法里杜尼被执法人员控制时,浑身颤抖。他交代说,自己于2024年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那里(土耳其)的证件过期了,我就过境来到了这里。”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今日俄罗斯”(RT)社交媒体视频截图

一个月前,招募者通过telegram与法里杜尼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武器,招募者给他发送了实施恐袭的具体地点,命令他无差别射杀,“没差别,谁来杀谁”。

“我在音乐厅开枪杀了人,为了钱。”法里杜尼说,招募者当时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3.87万元)。一半的钱已经转到他的银行卡上,另一半对方承诺事成后再转。但他在逃避追捕途中丢掉了银行卡。

在第一次讯问中,法里杜尼说不知道为什么招募者会选中他。

俄新社在调查中发现,法里杜尼2月23日曾在网上发布了多张照片,照片的定位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法里杜尼的自拍,其似乎是在一座清真寺内。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俄新社社交媒体截图

嫌犯四:“眼睛”

第四名嫌疑人法伊佐夫在被捕期间眼睛受伤,因此在网络上被称作“眼睛”。法伊佐夫被抓获后在布良斯克医院接受了手术,坐在轮椅上被推上了法庭。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塔斯社报道截图

2004年出生的法伊佐夫中学学历,没有案底,目前无业。之前,他曾在伊万诺沃一家理发店当理发师。

“他在那里工作了两个月,然后辞职了,搬到了另一个城市。”恐怖袭击发生后,这家理发店收到了不少侮辱和威胁的信息,“我们没有用任何方式和他保持联系,对他的生活一无所知……我们与这个人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今日俄罗斯”称,在网上流传的袭击的视频是法伊佐夫拍摄的。

该媒体还推测,恐袭案嫌犯们逃跑时,开车的正是法伊佐夫。他当时撞倒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所幸孩子没有生命危险。

这名男童的父亲告诉“今日俄罗斯”,他们一家四口(夫妇和女儿、儿子)当天去听音乐会,枪击发生后他们迅速设法逃离大厅,溜出大楼跑到街上。但当他们以为已经安全时,恐怖分子驾车全速冲过来,“它(汽车)故意撞向我们的儿子。”

值得注意的是,俄媒在报道中提到,这4名涉嫌直接参与音乐厅恐袭的嫌疑人均为塔吉克斯坦公民,但塔外交部23日曾发表声明称,有消息说莫斯科州“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事件中有塔吉克斯坦公民参与,这是“虚假消息”。塔方没有收到俄罗斯官方有关塔公民参与恐袭的消息。

02 “非传统恐怖组织”发动袭击?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网站在报道中称,俄罗斯军事记者尤里·科捷诺克在telegram上表示,一名参与袭击“克罗库斯城”音乐厅的恐怖分子曾于3月7日到现场踩点。

科捷诺克说,该消息来自一位在“克罗库斯城”兼职工作的摄影师,他在自己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一名嫌疑人。

起底莫斯科恐袭案嫌犯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论据与事实》网站报道截图

《论据与事实》称,恐怖分子在实施袭击前曾到过“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所在的大楼,他们对楼内布局、保安位置和撤离路线颇感兴趣。

俄《消息报》则援引消息人士分析称,发动袭击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组织”,认为“这个组织在恐怖袭击发生前几周才成立”。

分析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的两名嫌疑人在前往土耳其期间收到了指示,其余恐怖分子则是在俄罗斯被招募的。

“调查掌握的初步信息显示,发动恐怖袭击的人员大约在三四周前才互相认识。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在公共场所、社交网络中留下任何与激进组织有联系的证据。”反恐安全领域专家称,这就使得情报部门更难在准备阶段阻止恐怖袭击。

“最有可能的是,他们随机选择了袭击者。这些人缺钱,在事件策划者的刺激下变得激进。”专家称,策划者不必身处俄罗斯境内,一切可以远程操控,“精通各种招募技巧和心理施压的策划者,可以把出租车司机和理发师变成恐怖分子。”

03 “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目前,涉嫌直接参与“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的4人已在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接受初审,法院已批准对4人羁押候审至5月22日。如果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终身监禁。

当地时间3月22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这起可怖的袭击发生后,美国媒体曾报道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对莫斯科近郊音乐厅遭袭负责。

24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还通过旗下媒体发布了一段约90秒的视频,内容疑似恐袭现场画面,画面中枪手在音乐厅内行凶,远处还有大火燃烧。不过,袭击者的面部和声音均经过模糊化处理,难以辨认。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大学助理教授贾杜恩的分析称,“俄罗斯参与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全球斗争……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伊斯兰国’的主要对手。”

贾杜恩认为,如果能明确莫斯科恐袭是“伊斯兰国”相关组织所为,侧面说明该组织希望借此达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恐怖组织的目标”。

不过,“伊斯兰国”发动袭击的说法并未得到俄方证实,俄罗斯一直没有排除西方和乌克兰的嫌疑。

恐袭发生后,俄总统普京也在发表电视讲话时称,4名直接实施恐袭的人员、开枪杀人者,事发后企图躲藏并逃往乌克兰方向。根据初步信息,乌克兰一侧为他们准备了穿越国境的“窗口”。

乌总统泽连斯基对此回应称,俄方“试图把莫斯科音乐厅袭击事件的责任推给基辅”。

除此之外,早在恐袭发生前,美国驻俄大使馆网站曾在3月7日刊发预警,希望在莫斯科的美国公民不要外出前往人群聚集地,其中就包括音乐厅。

22日的袭击发生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被问及此事时表示,美国政府“没有预先掌握有关音乐厅遭袭击”的信息。他还表示,“没有迹象表明乌克兰和乌克兰人参与其中。”

对于这一说法,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迅速提出质疑称:“华盛顿官员凭什么得出悲剧中某人无罪的结论?”

扎哈罗娃言辞激烈地指出,如果美国掌握或曾经掌握过这方面的可靠信息,“那么必须立即转交给俄方”;如果美方没有这样的信息,就“无权向任何人发放赎罪券”。

25日,扎哈罗娃还在《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指出,是美国有意无意地插手组建极端组织,而该组织肆无忌惮地在世界各地发动恐怖袭击。

她表示,近年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调整了计划,现在主要针对美国的敌人和对手,包括伊朗、叙利亚的合法政府以及俄罗斯等,“真是一种奇怪的巧合”。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网民热议:外国人上了中国的厕所,受到了“文化冲击” - 天天要闻

日本网民热议:外国人上了中国的厕所,受到了“文化冲击”

最近,日本一网民发帖吐槽了“中国厕所”。该网民晒出了某外国网民发布在视频平台上的短视频,视频中,博主称在中国受到了“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文化冲击)。他看到公共厕所里所有的单间竟然都是没有门的,大便的时候完全可以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 天天要闻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十年苦读付流水,一代人的血与泪。作 者丨大南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1222万——这一创纪录的数字,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正在奔赴职场的他们组成了“史上最大应届生求职潮”。与这一庞大求职群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届硕士及博士毕业生offer获取率为44.4%,不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于本...
英国利物浦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致65人伤,事发细节公布 - 天天要闻

英国利物浦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致65人伤,事发细节公布

当地时间5月26日,英国利物浦市中心发生一起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英国警方28日发布消息称,事件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65人受伤,其中50多人在不同医院接受救治。警方在发布会上表示,事发时约有100万人聚集在利物浦街头,庆祝该市球队赢得英超联赛冠军。事发前一名救护人员正在对一位突发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急救,有关路障因此被临...
社会思想的混乱,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显著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 天天要闻

社会思想的混乱,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显著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反腐败的不断推进,一些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高管纷纷落马。面对这种反腐高压态势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这种现象竟不以为然,认为做官不搞点钱,谁去做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种思想混乱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凸显,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造成了严
美国又出幺蛾子:停发国际学生签证!细品之下,背后有2个原因 - 天天要闻

美国又出幺蛾子:停发国际学生签证!细品之下,背后有2个原因

这两日,想要留学美国的留学生们,头有点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竟然通知各领事馆:停发任何学生签证。让人很不明白的是,美国依靠留学生,每年多收入几百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说放弃就放弃吗?美国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安的什么心?第一,特朗普政府认为,国
资讯很有聊|以色列总理声称 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 天天要闻

资讯很有聊|以色列总理声称 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长时间封锁而陷入人道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曾发布消息称,加沙地带有超过7万名儿童面临严重的营养不良。挑战世界的谎言: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针对国际社会批评以色列政府将饥饿作为武器。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5月27日居然声称,以军在安全检查中拍摄的被拘...
韩国首尔市中心发生火灾,伤亡暂不明 - 天天要闻

韩国首尔市中心发生火灾,伤亡暂不明

央视新闻援引韩联社5月28日报道,韩国首尔市中心乙支路一带当天发生火灾,目前人员伤亡情况不明。来源:央视新闻编辑 杜海锋 审核 蒋波 谢珂编辑 杜海锋 审核 蒋波 谢珂...
菲律宾81岁退休校长街头拾荒被学生认出:生活不总按剧本走 - 天天要闻

菲律宾81岁退休校长街头拾荒被学生认出:生活不总按剧本走

5月中旬,菲律宾女子克拉丽丝在肯德基快餐店外偶遇一位捡纸箱的老人,认出她竟是自己小学时的校长埃尔维拉·巴塞洛博士。克拉丽丝回忆道,昔日的巴塞洛校长总是穿着高跟鞋,涂着口红,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充满活力,备受尊敬,“她的名字本身就很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