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于2022年2月底爆发以来,这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已经持续接近一年之久,而且目前仍然看不到任何快速结束的迹象。不过,在西方国家内部,已经开始对“普京还能死撑多久”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智库机构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每天都要烧掉200亿美元。
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形势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普京政权甚至像当年的沙皇俄国与苏联一样,在对外战争徒劳无功的情况下遭到反对势力的群起攻之。
俄罗斯付出的战争成本有多高?
事实上,西方媒体所提出的“俄军每天战争成本高达200亿美元”这一说法有待商榷,毕竟关于“战争成本”这一概念本身,人们按照不同标准理解都会得出不同的统计结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俄军一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的价格为200万美元,“口径”巡航导弹的价格为650万美元一枚,kh-101巡航导弹的价格为1200万美元。
可以看出,俄军要想在乌克兰战场使用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其成本是相当高昂的。
而俄空天军的作战成本也同样十分惊人,例如一架苏-30sm战斗机每小时飞行成本为45000美元,整机造价为4500万美元,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这款先进战机已经损失了11架之多。
此外俄军甚至还损失了20余架更加昂贵的苏-35s战斗机,它们的单价超过8000万美元,至于苏-24、米格-31等机型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通常而言,以上武器与装备的损耗成本,都会被归纳到俄罗斯的“直接战争成本”里。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俄罗斯的“直接战争成本”绝对不可能达到每天200亿美元的成本,毕竟俄罗斯过去一年的军费预算也不过是650亿美元左右。
而且即便是资金雄厚的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消耗的费用也不过是7630亿美元,在41天的作战行动中平均每天花费186亿美元。从俄军动用的高精尖武器数量来看,他们显然不可能超过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标准。
海外军事网站oxry曾对俄军2月底至11月底的直接军事损耗成本进行估计,结论是俄军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付出了890亿美元的成本。
战争的隐性成本才是黑洞
然而,西方媒体关于“俄罗斯每日付出200亿战争成本”的报道也并非完全胡编乱造。
毕竟从广义而言,战争的成本并不仅仅在于战场上武器装备的损耗以及士兵的薪水,还包括战争间接导致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人力损失以及后续成本。而且这些隐性成本比起战争的直接成本,更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财富黑洞。
据芬兰经济智库crea首席分析师表示,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后,欧盟立马对俄罗斯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严苛的经济制裁。
欧洲多国断绝了与俄罗斯的一系列能源贸易,这导致俄罗斯化石燃料行业每天承受着1.6亿欧元的亏损,折合美元为1.73亿美元。
但这只是西方对俄制裁的冰山一角,截止目前,俄罗斯承受的西方经济制裁多达5000余项,这比俄罗斯当初吞并克里米亚的时期还要整整多出了一倍之多。
如果查阅俄罗斯2014年前后的gdp产值,就会发现它在2013年还能保持2.29万亿美元的规模,但在吞并克里米亚后,俄罗斯的gdp产值在后来3年里接连大跌,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1.28万亿美元,跌幅高达44%,几乎拦腰而斩。
而本次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各行各业面临的制裁压力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本质上都可以归类于乌克兰战场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采访中承认,俄罗斯2022年全年gdp产值预计下跌2.5%,通胀率为11.9%,俄罗斯经济形势正面临“巨大困难”。
军事成本足以压倒强国
回顾俄罗斯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当这个国家的政权发生变革的前夜,它总是会处于一场“出师不利”的对外战争之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在欧洲战场处于被德奥联军强势压制的尴尬局面,西进作战不利,这让国内矛盾本就尖锐的沙皇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
而在20世纪80年代,军力如日中天的苏联凭借令人震撼的“西方-81”军演树立了至高的威望,但这却并未让苏联国民感受到强大军力带来的自豪,反而是阿富汗战争带来的沉重战争负担压垮了不堪重负的苏联经济,令苏联国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
到80年代中后期,陷入停滞的经济发展已经令苏联体制到达了崩溃的边缘,为此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治改革挽回大局,但已然无力回天。
事实上,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军事家孙武早已提出,战争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灾难性的事情。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可见,即使是军事强国,也始终需要在发展中遵循基本的经济定律,否则只会面临被沉重战争负担压垮的结局。
而现在的普京政府其实就已经走在了这条危险的钢丝绳上,俄罗斯2022年的gpd规模比起2008年时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增长,这是一个相当不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