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董爱玲专栏 | 怎么都快乐

2022年09月19日21:13:14 热门 1732
“青未了”董爱玲专栏 | 怎么都快乐 - 天天要闻

文|董爱玲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小侄女上一年级,是个小书迷,小小年纪,读书竟然如痴如醉,连我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午和下午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拿起书就读。 几乎每天午饭、晚饭时间,我都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听书。小侄女成了我的职业播音员,哈哈!

她小小年纪,竟然知道如何用嗓子,会用丹田之气发音,声音高低适可,中正不漂浮,不低沉,停顿自然,节奏感强。我的每一次听书,都是一顿精神的大餐。她读起书来,用“废寝忘食”这个词不为过,每到喊她吃饭时,读不到一个适当的地方,难以停下。她虽然才上一年级,但读书流畅,一般的字都能顺下来。有时也会读错字,弄出笑话来,如“口腔”这个词,她读“口空”,“魁”读”鬼”,“莱”读“菜”,我忍不住笑出来,她也笑,但她不在乎,继续读她的书。有时候,我听出来,就随时给她纠正,她就再重新读一遍正确的。有时候,错就错,一下子就过去了,她不知晓,只管旁若无人地读,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啊!嘻嘻!

在班里,她是个读书小能手,也是老师的小帮手,班内领读,绰绰有余;班会上,代替老师读班规,俨然一位小老师。她虽是个女孩,却有男孩的风范。嘿嘿!

今天,她读《怎么都快乐》。她不厌其烦地读了许多遍,我专心致志地听了许多遍。奇怪,这么简单的儿童诗,我居然非常喜欢听。听着听着,脑子里就出现了快乐的画面,想起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的画面,想起和好友一起绘画的画面,想到和同事一起散步的画面,想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圆的画面,想到见过的名山大川,想到游乐场里孩子们玩耍的情景,……这首小诗虽然比不上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但有的是童真童趣,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能教会孩子怎样快乐,孩子不一定能深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也没有必要去理解,可是,当孩子独处时,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一群孩子一起玩时,就会印证这首快乐的小诗。

这首小诗,教会孩子,一个人的时候不寂寞,两个人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可以玩的游戏就多,三个人的时候,就有领导者,有组织意识,有合作精神,有配合动作,有奉献精神,更多人玩的时候,更有意思,更有趣味,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玩的,就能看出哪个是领导者,哪个大度,哪个细心,哪个认真,哪个不拘小节,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无忧无虑玩耍中,一览无余。

人长大了,知识丰富了,交往广泛了,经验积累多了,就会有很多顾虑,那句话该说则说,哪句话不该则不说,这样就掩盖了真实,也失去了许多快乐。何不读读这首小诗,重复生活中的快乐,把悲观、伤心、厌烦消灭在萌芽状态,化作快乐的养料,让快乐潜滋暗长。

小诗虽短,内容却很充实,一小节多个画面,多个场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很多可以干的事情,读书、听音乐、折纸、画画、踢毽子、搭积木、跳绳……当然也可思考问题。一个人的好处是静谧,无人打扰,做事情专心致志。一个儿童的世界,好!可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可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可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可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一个成人的世界,还是好!可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也可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儿不信乎,传不习乎?”……《礼记·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好像独自一人与孤独寂寞相伴,可是作家北岛说: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独,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的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享受这份清静,体味这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的。

两个人的时候,或者多个人的时候,可以交流思想,可以相互协作,干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情。

我有一同事的儿子,是研究量子力学的。量子力学给我的第一感觉应该是高深莫测的科学,是非常遥远的科学。“不就是杨振宁先生研究的物理学吗”?她说:“是的”。她还说:“量子力学是前沿科学,研究量子力学需要许多人合作,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在一起,每年都有年会,讨论要研究的问题,现在因为有疫情,都在线上开,一人负责一个项目,儿子是负责数据统计的,而且成果出来之后,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哪一个人的,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

这不是合作共赢吗?嗨嗨!

玩跷跷板,两个小朋友很有意思,不争不抢,一高一低,你对着我笑,我对着你笑,我的世界里只有你,你的世界里只有我;讲故事更好,一个听众,一个主讲,打羽毛球,下象棋,甚至赛跑,都很快乐。

生活中也会有跷跷板,但往往玩不出快乐来。比如中国的婆媳关系,说亲而没有血缘关系,说不亲又有密不可分。表面上相互关心,而心里相互又有戒心。在男人之间相互争宠吃醋,儿子对媳妇好了,母亲心里不是滋味。我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好像儿子一下子被抢走似的;儿子对母亲百依百顺,如果两口子一旦有了分歧,就容易怀疑是婆婆所致。总之,男人在中间受夹板气,但男人又是婆媳的跷跷板,在跷跷板高高低低的运动中,相互传递着爱恨情仇。婆媳相处的好,一家人皆大欢喜,婆媳有矛盾,一家人乱糟糟。我不知道外国人的婆媳关系是怎样的,我们中国人的婆媳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微妙是人为的,以真心对真心,换取的还是真心,男人身上的夹板就自然脱落,生活的轻松自如,否则,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如果婆婆和媳妇都读读这首小诗,就像小朋友一样纯真,幸福的不只是男人,而是几个家庭!两个人讲故事,下象棋,打打羽毛球,你看孩子,我做饭,你洗衣来,我拖地,还有好多好多要做的事情,就一起来努力完成,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夫妻俩,领导与员工,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也是一样,不愉快的时候,就读读这首小诗,愉快就迎风而至。嗯嗯!

人生本来就是一首小诗,常读常新。或浅显易懂,或深奥难解,或长或短,或教你快乐,或教你释放,或清新脱俗,或雅俗共赏,自己可以欣赏自己,也可欣赏别人,只是感受不同而已,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但快乐都是相同的。也许这就是作者写这首小诗的目的吧?也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

一个人能独处而不寂寞的人,还怕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一群人吗?三个人,四个人,一群人,就是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处理好一个人的事情,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读诗很好,读书不错,听书更好,还能做其他的事情。

读书如初开之花,花期已到,只有盛开,如春萌之芽,泰山压顶,仍能钻出黑暗见光明,如开坛老酒,飘香万里沁人心脾。读书能治愚,能疗伤,读书能使人脱胎换骨,读书能让上下五千年对话,能让纵横几万里交流……

如果你有些小困惑,就读读这首小诗,如果你感到生活无聊,就读读闲书,如果你工作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读读相关的书籍……

不管怎样,怎么都快乐!

呵呵!

附《怎么都快乐》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跳绳,搭积木,

当然还有看书,画画,

听音乐……

两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象棋,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三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

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两个人甩绳子,

你跳,我跳,轮流跳。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拔河,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青未了”董爱玲专栏 | 怎么都快乐 - 天天要闻“青未了”董爱玲专栏 | 怎么都快乐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董爱玲:语文教师,生活无处不语文,人生无处不教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壹点号心梦文学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