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预计将于9日夜间到10日上午在浙江沿海登陆。此时此刻,想来浙江沿海人民正在全副武装准备迎接“利奇马”的到来。
8日台风“利奇马”的动态图片。据气象部门报告,台风“利奇马”已于7日早晨加强为台风,8时,中心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南偏东方向约120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最大风力12级,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有人说这种心态就像怀春的少女等待自己的男朋友。
因为台风来了可以放假。
处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小伙伴对台风向来没什么担忧,也没什么盼头。我们总觉得台风无论如何总归是吹不到我们这“内陆地区”的,台风是南方地区的专属。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
实际上,因为天气系统的特殊原因等因素影响,“深居内陆”的黑龙江也会受到台风侵袭,并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
日前,国家防总办公室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防汛防台风责任,着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要求要密切监视风情雨情水情发展变化,滚动预报,及时预警;充分运用互联网、短信等现代预警手段及铜锣、手摇警报器等传统手段,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
要全力做好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小区、旅游景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要抓紧开展防汛防风隐患排查,加强高危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保安工作,对广告牌、玻璃幕墙等高空构筑物及塔吊、围墙、行道树等易倒伏物进行加固或拆除。
要视情况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课、休市等非常措施。
要充分发挥基层防汛防台群测群防体系和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作用,加强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等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
要对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做出专项部署和安排,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的检查和管护,落实城区河道、低洼易涝地区、地下商场及地铁、机场、下沉式立交桥等主要交通枢纽的防洪排涝措施。
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
要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到预报重点区域、灾害多发易发区域。
要备足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做好灾后救助工作。
这也意味着,台风即将抵达黑龙江。
不过,至少就个人感官而论,我认为台风对黑龙江的影响没准早就开始体现了。
前天七夕,趁着天气凉爽,头条哥去太阳岛打算拍点照片。可万万没想到,这七夕一瞬间就变成了柒汐……
我只记得昨天的雨,下得比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还要大……至于到底是不是台风导致的,嘛,谁知道呢?
这场雨暂且不说,聊回这几天要来的台风,黑龙江的小伙伴们其实不用觉得多稀罕。
事实上,从2007年以来,据头条哥不完全统计,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共有7次(不算台风“利奇马”的话)受到台风风雨影响,从时间分布上来看,7、8、9月较为集中。
这个数字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其中有一些台风所带来的风雨影响比较严重,让人记忆犹新。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年来过黑龙江“捣乱”的台风。
2017年第13号台风“韦帕”于2007年9月16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7日凌晨加强为台风,18日早晨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2时30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霞关镇登陆,先后经过安徽、江苏,于20日7时前进入黄海。然后,“韦帕”北上穿过山东半岛东部后,在黄海北部变性为温带气旋,20日14时停止编号。
受“韦帕”外围水汽北上和高空槽影响,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地出现了大雨天气,局地出现暴雨。
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于2011年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并于8月6日15时减弱成台风。8月8日18时30分前后在朝鲜西海岸北部沿海登陆。8月9日继续减弱并逐渐消散。
不仅是中国东北,台风梅花给整个东北亚带来了狂风暴雨,图为台风“梅花”给朝鲜主要产粮区平安南道农田带来灾害
从生成到消失,“梅花”路径经历由北-西-北-东北的转变,登陆朝鲜后进入我国,最终在我国吉林省消失。此台风生命史高达13天,先慢后快,移速不均,并导致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辽东半岛部分地区降下特大暴雨。
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于2012年8月20日上午生成,28日15时15分前后在朝鲜西南(黄海南道)沿海登陆。22时50分前后,在朝鲜西北部的平安北道南部沿海再次登陆。29日14时,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同时影响我国的还有台风“天秤”,形成双台风效应。
受“布拉万”影响,黑龙江中部、吉林中部、辽宁中东部、山东半岛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量普遍有100—150毫米,其中辽宁本溪局地207毫米,黑龙江绥化局地183毫米,吉林吉林市局地160毫米。初步统计,受“布拉万”及“天秤”影响,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共有671.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7.5亿元。
台风“三巴”于9月11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9月17日10时前后在韩国南部近海减弱为台风,11时前后在韩国庆尚南道西南部一带沿海登陆。之后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并于18日白天从吉林省延边移过。
受“三巴”影响,17日—18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了强风雨天气,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黑龙江地区最为明显。
2015年第15号台风台风“天鹅”于8月15日生成,8月25日凌晨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沿海登陆,然后进入日本海,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并于27日凌晨前后在俄罗斯与朝鲜交界附近沿海再次登陆(热带风暴级,8—9级),之后进入我国东北地区东部。
台风“天鹅”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风雨影响,其中,黑龙江中东部、吉林大部、辽宁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而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
超强台风“狮子山”是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0个被命名的风暴。
2016年8月16日,日本气象厅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8月20日凌晨2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热带风暴级别,上午8时联合台风预警中心判定其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2W,当晚9时日本气象厅升格其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狮子山,给予国际编号1610。8月28日下午2时40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
2016年8月29日至31日,超强台风狮子山造成东北地区强降雨。
8月30日下午5时,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附近登陆。8月31日凌晨4时30分,再次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市附近登陆。随后31日白天移入中国东北地区,然后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
强台风苏力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被命名的风暴,“苏力”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提供,意义为波纳佩岛传统将领的衔头。
“苏力”于8月16日8时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被日本气象厅命名,随即被中央气象台起编。此后其一边加强,一边向北移动。18日,其开始向西移动,并逐渐北偏。
23日,“苏力”以35m/s(12级)强度登陆韩国,并快速向东北移动,25日02时于日本海内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受台风“苏力”影响,2018年8月26日至27日,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等地降小到中雨,哈尔滨部分地区降暴雨。黑龙江省穆棱河梨树镇站、蚂蚁河延寿站、黄泥河杨树(二)站分别超警戒水位0.65米、0.25米、0.07米。
“苏力”在韩国境内引起大规模洪灾,造成8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2.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00万元)。虽然未登陆中国,但在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苏力”造成中国东北普降暴雨,经济损失达5.5亿元人民币。
好吧,一查吓一跳,我们原来已经经历过这么多台风的洗礼了啊……
那么,为什么呢?
其实一般而言,夏季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热带气旋并不多见,由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台风在经过黄海和渤海地区的时候,海温已经不能给其提供足够的水气支持,加上西风带带来的严重风切,会使系统很快转性为温带气旋并消散。
但是,台风的生成与发展与副热带高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台风的路径主要取决于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的引导气流。
简单而言,如果副热带高压过于偏东,台风就会一直北上,从而到达我国东北地区甚至俄罗斯远东。
珲春图们江出海口,吉林最东部距离日本海只有几公里远
其次,认为东北“深居内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东三省中辽宁属于沿海省份,吉林最东部地区距离出海口只有几公里,就连距海最远的黑龙江东部距离日本海普遍距离也只有300—500公里左右。因此,东北地区绝非“深居内陆”而应该属于“近海”。如果台风在朝鲜、韩国或日本登陆,完全有可能影响到黑龙江。
不论如何,今晚起,哈尔滨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暴风雨洗礼。
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哈尔滨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再次出安排部署: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针对近期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增多,多地遭受内涝灾害的情况,省农业农村厅先后派出15个工作组,深入到各市县,重点围绕抢排田间积水、病害防控、环境整治等七个方面指导防涝抗灾及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本轮降水将在11号到13号逐渐“鸣锣收兵”,天气也将逐渐雨过天晴。
这几天想要出去玩耍的小伙伴们尽量还是克制一下,等台风和暴雨天气过去,再出去放肆玩放肆嗨吧!
“利奇马”,你过来呀!
图文来源 | 黑龙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