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倪匡的印象可能就是他早年写过武侠小说,其实真正让他出名的是他所写的科幻小说。
倪匡和金庸是至交,与金庸,黄霑、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他同时给12家杂志社供过稿,但是他也是一个畏罪潜逃的罪犯。
少年时期的倪匡参加过“土地改革”、“淮河治水”,还到过内蒙古地区垦荒。这期间他被隔离调查,被人怀疑是反革命,因为他破坏公共设施。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天倪匡睡觉太冷,就把河道上的木桥梁给拆了做柴火取暖。
但是这还不足以完全给他定罪。1957年,倪匡参与到伪造公章、证件的活动中,东窗事发,倪匡畏罪潜逃,一路南下到广州,然后又叛逃到还是受英国控制的香港地区。
初到香港,倪匡在印染厂做杂工,晚上去夜学读书,这个时候他结识了未来夫人李果珍。一日,倪匡看到报纸上的连载小说,想到这是个挣钱的好办法,就开始陆续给杂志投稿。
1957年年底,他成功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活埋》,之后又陆续发表了散文小说数篇。
随后,倪匡开始进入写作黄金时期,金庸邀请他在《明报》上连载,他开始投入创作科幻小说卫理斯,其实这是奠定倪匡科幻小说界地位的系列,倪匡也成为了华语科幻小说的鼻祖。
当时倪匡在《地心洪炉》里写卫斯理从南极飞机跳下,杀了北极熊果腹,剥了北极熊的皮取暖,可是南极哪里有北极熊。这一写法受到了读者的不断质疑。倪匡本是无赖性子,不想过多解释,就在《明报》上回应:南极是没有北极熊,世上也没有卫理斯。对此,金庸还帮腔说南极游北极熊,被卫理斯吃了就没有,读者更是气得跳脚。
倪匡就如写稿机器一般,一天洋洋洒洒能写上几万字,一小时可以手写4500字,这简直让先进写网文的写手们汗颜不已。单论写作速度,倪匡说自己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这样,倪匡靠着写作从草根逆袭,他几天就可以完结一本长篇小说,放在现在也是奇人怪才。但倪匡的成功同样和他的勤勉脱不开关系。
老年的倪匡豁达洒脱,在2012年,他获得了香港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写过的电影剧本多达300部,包括《独臂刀》、《精武门》在内。
倪匡看淡生死,挚友金庸去世时,倪匡说,人到了年纪,都是要离开的,不必过分悲伤。
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倪匡仍然轻松快乐,如弥勒佛一般。养花时候,他有时能盯着花看上几个小时,原来是他想要亲眼看到一次花开。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