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在39岁去世,由秀才封王,驱异族出境,让中国志气鼓雄风


郑成功的一生是短暂又辉煌。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走进郑成功的故事。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是当时东南沿海一带比较大的一个海商,而且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所以当时海上的贸易,几乎都是掌握在他的手中。郑芝龙当时去了日本,在平户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女子,叫田川松子,两者是一见倾心,经人撮合之下,他们就成亲了。不久以后,田川就怀孕了。

有一次,田川松子在沙滩上走着。忽然感到腹中剧痛,她知道她即将要分娩了,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有一块巨石。他就靠在巨石上方产下了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郑成功。最初的时候把他取名叫做郑森。因为巨石两边有松树,所以又名福松。孩子出生不久以后,郑芝龙为了自己的事业就离开了两母子,所以郑成功在六岁之前是跟自己的母亲在日本相依为命。

后来郑芝龙回到了国内,受到了大明王朝的招安,就当官了,自己事业稳定下来了,就把两母子从日本给接回到了福建老家,也就是福建南安。可是当时大明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不过十年的时间,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就在眉山上自缢了,当时天下纷乱,郑芝龙就把朱聿键带到福州,在福州称帝,年号叫隆武,所以又被称为隆武皇帝。

郑芝龙因为护驾有功,就成为了当时权倾朝野的权臣。那一年的郑成功21岁,第一次入宫见到了龙武皇帝,当隆武皇帝看到郑成功的时候,觉得年轻有为,也是为了拉拢郑氏集团,当时就。给他赐了一个姓,姓朱。

众所周知,大明的皇帝他都姓朱,所以又被称为国姓,他也被叫作国姓爷,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成功,意思是反清复明的大业必然成功。郑成功也就这样正式地步入了他的仕途。可是自己的父亲郑芝龙在心理上却产生了变化,他当时扶持南明政权的时候,是觉得大明气数未尽,可是满清已经入关,天下大局几乎已经定下来了,他知道大明,已经无法给他有加持力,就想要降清。

他这样的一种心态被郑成功看在眼里,郑成功屡次劝诫自己父亲,要忠心不二,可是在清军要进入福建的时候,他依然选择了投降,那个时候郑成功悲从心来。就跟自己的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自古以来,只有父亲教育儿子要忠君爱国的,从来没有儿子来劝诫父亲的。自此以后,你我分道扬镳,但是如果你去世了,我依然会为你披麻戴孝。

结果一语成谶,五年以后,郑芝龙因为利用价值不多了,在软禁北京的期间,被清朝给满门屠杀。郑成功收拢了不愿意降清的父亲的部下,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军队,继续在福建一带组织的抗清活动。但是清军进入福建以后,生灵涂炭,包括自己的母亲田川松子也遭到了清军的羞辱,之后田川松子就选择了自缢。当郑成功找到母亲遗体的时候,将他开膛破肚,把里面的内脏清洗干净以后,又把它装了回去入土为安,因为她母亲是日本人,按照日本的风俗,经过羞辱的女子肉体是不干净,需要清洗以后保存他灵魂的圣洁。

郑成功曾经一度是高光的,因为他的北伐甚至打到了南京,当他打到南京的时候,却中了清军的圈套,一路溃败,又回到了厦门岛上,岛屿不大。部队驻扎在这里,当时又是兵荒马乱的,补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该何去何从呢?

那时候他就把目光注视到了东海洋面之上,他想起了已经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宝岛台湾,于是就开始准备要去东征台湾。这个时候,好消息来了。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皇帝,在1661年正月初七驾崩在养心殿。当时清朝是自顾不暇,于是郑成功就选择这样的一个最佳时机开始组织部队攻打台湾,

花了多久的时间呢?九个月的时间。可是在他攻打台湾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收到了自己的父亲在北京被杀害的消息。他当时是披麻戴孝攻打台湾其实并不顺利,毕竟荷兰人所用的长枪短炮都比当时他们的火气要先进很多。台湾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郑成功凭着他不怕苦不怕累的这样一种品格,最终攻下了宝岛台湾,他也受到了台湾民众的一致欢迎。

他在台湾开始重视教育,新修学历,而且劝课农桑,台湾有了蒸蒸日上的气象。他又收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他的儿子郑经写给他的。当时郑经驻守在厦门,他的父亲郑成功则是驻守在台湾,他说:“父亲,恭喜你,在你39岁这一年,你就有孙子了,我小妾给我生了个儿子,您赶紧给取个名字吧。”收到来信的郑成功,自然非常的开心,就给他的孙子取了个名字叫郑克臧

可是当他的喜讯来了没多久,厦门又来了一封信,这一封信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写信的人叫唐显悦是当时南明的遗老,他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郑经,作为嫡妻。所以郑家跟唐家是儿女亲家。但是郑经这个人,贪财好色又好酒,对自己的妻子并不是很好,私会也就算了。这一次他所生下的孩子,其实不是小妾生的,而是他的弟弟。他四弟的乳母叫陈昭娘,一个小寡妇,善于魅惑阿谀奉承。两个人苟合之下,竟然生了一个私生子,在古代叫做三父八母。乳娘也属于八母之一

这又如何能受得了?所以唐氏回到家中,就向自己的祖父,哭诉起来。而唐显悦气不打一处来,就写了这一封信去斥责郑成功,你口口声声说的为国为民,你连自己的小家都管不好,你谈何匡复社稷?当郑成功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也觉得是羞愧难当。于是他就派自己的弟弟,拿着自己的佩剑,并且带着自己的密信来到厦门。密信当中就是这样写的:杀长子郑经除陈昭娘杀自己的长孙,而且子不教父之过,我有过错,他的母亲也有过错,所以要把自己的妻子也包含在内。当时他的弟弟拿着宝剑,拿着密信,心想:“这是哥哥在盛怒之下想要做的决定吧,万一他反悔了,我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就尴尬了。”

于是他就回了一封信:“能不能不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郑成功给他的回复:不行。按照命令执行,但是他弟弟没有这样做。郑成功看到弟弟不敢下手,就派了自己的两位将军再一次到达厦门,结果这两位将军也有包袱,他们也不敢执行命令。

就在郑成功焦头烂额的想要处理家中事务的时候,却传来了最致命的消息。南明王朝最后一位帝王朱由朗在缅甸吴三桂弓弦给勒死了。国不将国,家不成家,自己的信仰也在那一刻完全崩塌了。

在1662年5月,当时是倾盆大雨。他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面。拿出了明太祖朱元璋所遗留下来的“太祖实录”,一边看一边哭,时而笑,时而癫狂。甚至用自己的双手抓破了自己的脸。第二天,他去世了年仅39岁。现在在台湾岛岛内还有很多供奉郑成功的庙宇,其中有一副对联,我觉得是对他最高度的一个概括:由秀才封王,与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让中国有志气者再鼓雄风。

郑成功到底身高一米五七还是一米八?关于郑氏集团的种种是非,也许还会继续流传在民间,但是,至少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英雄是不容玷污的英雄,他是光芒万丈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发愤图强,争做人民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