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2020年12月23日21:10:05 历史 1157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杨家将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家族,作为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人们对杨家将的事迹肯定是非常熟悉的。说起“杨家将”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杨家将满门忠烈,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杨家将是宋朝时期有名望的武将世家,在当时来说,杨家将不断的为宋朝建功立业,只不过这样能征善战的家族,仍然没有改变宋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就是杨家将是宋朝的名将,更是历史上非常有名望的武将世家,为何宋朝灭亡的时候杨家将不出现呢?宋朝崇尚文治天下,大宋的皇帝根本就不想打仗,朝堂之上也都是文官居多,武官不受待见。古代封建王朝中,宋朝是唯一崇文抑武的,这一点是其他朝代不具备的。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北宋时期,杨家满门忠烈,不仅仅是杨家的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如此。比如说穆桂英、杨宗保、杨文广、杨排风、佘太君等人都是历史故事中很受欢迎的英雄人物。不过历史上的杨家将虽然存在,但却没有故事里写的那样波澜壮阔。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人们了解的内容,都是文学创作。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杨家将虽然存在,但是与文学作品中的大不相同。杨家将的第一代是杨业,杨业的父亲杨信是当地有名的富豪。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杨信选择经商,由此才有了之后的财富。五代十国的乱世下,时局动荡不安,这样的情况下,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杨信归附后汉时,结交了不少的社会名流,包括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此后,河东节度使刘崇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杨业就是在太宗征讨北汉时收入账下的一员虎将。当时最大的威胁就是料军,因此,杨业在这时候任西军主帅。可是因为东路军的作战失败,杨业只好率领西路军往南撤退,结果却遭遇到了辽军的主力。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杨业不主张正面交战,却被大臣们讥讽是胆小,最后杨业带军队正面交战,由于敌众我寡最后被辽军生擒。在这场战斗中,杨业誓死不降,最终的杨业绝食而死。在这场战斗中,不仅仅是杨业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杨业所有的儿子之中,最有名的当属杨六郎。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杨六郎就是杨延昭,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杨业东征西讨,因此在杨业死后,杨延昭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替北宋驻守边关。杨延昭在守护边境之时,纪律严明,带兵有方,让边境的一些小的国家闻风而逃,到了杨延昭死后,其子杨文广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这时候就是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国? - 天天要闻

杨文广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直是镇守北宋的边关。最开始的时候,杨文广因为祖辈余荫庇佑,入朝为官,任侍卫亲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宋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没有凭借家族势力,杨文广不断的升职,凭借的就是实力。

虽然演义与历史有些出入,但是杨家满门忠烈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们为什么没有出来救国呢?作为杨家最后一位武官杨文广也是跟在文学家范仲淹的身后做事,直到有病去世,从此杨家便再无拿的出手的人物。由此,杨家再也没有武将,慢慢的退出历史的舞台,之后过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才到宋朝的灭亡。

杨门的男人们大都为国捐躯,造成后代越来越少,而到了杨文广这一代之后,就没有突出的人才了。杨家即使有心也无力出战了。所以,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什么不出来救国这个话题已经有了很好的答案。杨文广死后,杨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代之中再也没有后起之秀能扛起杨家将的大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 天天要闻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据环球网援引“今日俄罗斯”(RT)、英国《镜报》等媒体22日报道,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在伏尔加格勒的标志性巨型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头部内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据了解,死者为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尼古拉·切斯诺科夫。“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图源:环球网)当天晚些时候,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在其网站上...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 天天要闻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转眼2025年已经过了5个月,缅甸的激烈内战打了两年半,目前又陷入新的僵局,也就是几十年来那种不死不活的状态。所谓“激烈内战”是指2023年1027行动,这一仗确实差点彻底改变了缅甸局势,也就是变天,最后因为多种因素,缅政府的基本盘又稳住了
红军第5军团改称第5军的时间考略 - 天天要闻

红军第5军团改称第5军的时间考略

文/宋增贵 红军第5军团何时改称第5军,对此,多年来众说纷纭,直至今日在报刊网络中仍然说法不一,有1935年7月、11月和1936年1月之说。 经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
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冲垮美股?历史答案是:不到20基点 - 天天要闻

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冲垮美股?历史答案是:不到20基点

财联社5月23日讯(编辑 潇湘)本周,美债收益率的飙升显然已开始对美股形成了初步的冲击:周三美国三大股指遭遇了四月以来最为严重抛售,而尽管周四长债抛售有所缓和,但美股整体依然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录得了连续第三日的下挫。这显然已给不少华尔街交易员抛出了一个问题:美债收益率再涨多少可能彻底威胁到...
清末带娃有多野?后爸让孩子摸炸弹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闻

清末带娃有多野?后爸让孩子摸炸弹的生死考量

在动荡不安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些瞬间让人过目难忘。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中,朱亚文扮演的吴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惊的场景——他竟然让年幼的继子吴不顾触摸炸弹。这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却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边缘的艰难抉择。吴天白的革命生涯,从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