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2020年12月11日03:30:41 历史 1800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汪精卫墓地原址位于现在的“观梅轩”,图为汪精卫夫妇。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观梅轩东西长约十六米,分为三间,东西两间凸出部分各设一个南、北进口。亭子四周围有砖砌栏杆。整座亭子为混合结构,顶覆蓝色琉璃瓦,黄墙红柱,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为了避免游人将亭子与汪精卫坟墓联想到一起,同时给游人助兴,当时具体负责汪墓地表改造的沈鹏飞等人,根据梅花典故以及吴大帝孙权的史迹,为亭子的南北入口拟定了两个额名和两副檐联,经孙科审阅批准后,书于亭上。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这是被炸毁前的汪精卫墓地,陈璧君生怕日后有人毁坟鞭尸,特地要伪政府用五吨碎钢掺和在混凝土里,浇灌在墓壳上,想以此防人盗墓,保住其夫的全尸,不至受辱。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不过后来工兵爆破后,发现了汪精卫的楠木棺材,等揭开棺盖,见汪精卫的尸体上面覆盖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子,尸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黑斑点。由于入棺时使用过防腐剂,所以整个尸体尚保持完整,并没有腐烂。并且在汪精卫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三寸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四“魂兮归来”,这有着招魂的含义。看到这四个字,在场的大部分人露出了害怕的神情

从汪精卫的棺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四个字让人“胆寒”! - 天天要闻

汪精卫墓内竟然没有一点随葬品,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图为汪精卫墓地牌坊的遗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