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史上第一大反派,赵高为何会成为大秦终结者?

2020年10月08日17:24:51 历史 1230

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在其著作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赵国被秦国惨烈破国后,一个埋名的"赵氏孤儿",忍辱负重,背负灭家亡国深仇,自言进秦宫,最终从内部颠覆了秦国,为赵国实现了完美复仇!他由此作诗曰:

当年举世欲诛秦,哪计为名与杀身。

先去扶苏后胡亥,赵高功冠汉诸臣。

大贾灭嬴凭女子,奇谋兴汉枉萧曹。

留侯椎铁荆卿匕,不及秦宫一赵高。

邪哉,赵高!伟哉,赵高!

太监史上第一大反派,赵高为何会成为大秦终结者? - 天天要闻

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如梁启超这样评价他:

"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景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

但是,历史上对赵高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尚存争议——比如我开篇所写,就是一个推测,来自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葺余丛考》,他一并指出此段资料来源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赵高的身份也令人疑惑,部分学者通过出土文献考证,推断赵高不是阉人,并且认为没有任何早期文献记载他是阉人的事实。但是史学界对此有统一认识,确实有更可靠的传世文献可以证明赵高为阉人,且不止一处。

太监史上第一大反派,赵高为何会成为大秦终结者? - 天天要闻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在秦始皇死后扶胡亥登位为第二代皇帝,同时还让胡亥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又让他杀了丞相李斯,在糟糕的撺掇下,胡亥开始执行暴政,让秦国的百姓们生活的水深火热,而赵高本想杀死了胡亥自己当上皇帝,最后被王子婴灭了三族。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一点是,宦官不能参与朝政,为何他却成为了秦始皇的托孤重臣?

赵高的出生和秦始皇差不多,都属于不受父亲待见,被流放到了秦国,并且是以人质的身份。

史书记载,赵高兄弟几个出生在故宫,而人们说赵高是一个太监就是根据这个来的,说当年赵高的父亲犯了罪,被阉了,然后在这个时候他的老妈心灰意冷和另一个姓赵的人生下了他们兄弟几个留个后,但是后来赵高走了他爹的老路,也被阉了。隐宫其实是说当年太监做了手术后修养的地方,当时技术不发达,手术完了太监要在一个不透风的地方修养白天才能上班。

太监史上第一大反派,赵高为何会成为大秦终结者? - 天天要闻

赵高从小尝遍了世态炎凉这是真实的,商鞅变法后,秦国尊崇法律,那个念头,念法律的人非常吃香,于是赵高为了能够出人头地,报复那些欺负他的人就开始学习法律,很多人并不知道,赵高还写了一本书,就是和法律有关的,叫做《爰历》。而他的努力很快就被秦始皇所重视,被提拔为中车府令。

这个职位就是秦始皇的司机和保镖,是和李斯有着同样权重的贴身人物,可见他是受到了秦始皇重用的。而当时秦始皇看中的不是他的法律钻严,而是他强壮有力,嬴政当年在力量上最重视两个人,一个是蒙恬,而另一个就是赵高,这两个人一个是扶苏的老师,另一个是胡亥的老师,由此可见赵高可能并不是太监,并且还受到秦王的重视。

而在嬴政时候,赵高利用胡亥对权力的渴望,杀了蒙恬、李斯。

秦二世即位,赵高做了丞相,在朝廷里为所欲为,阴谋篡夺皇位。赵高怕众人不服,于是决定先来个下马威。

太监史上第一大反派,赵高为何会成为大秦终结者? - 天天要闻

有一天上朝时,赵高命人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对胡亥说:"臣昨日得了一匹好马,特来献给皇帝陛下。"

胡亥笑了,说:"丞相错了,这是一只鹿,头上还长着角,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回答:"这确实是一匹好马,您若不信,不妨问问左右大臣,看他们怎么说。"

对赵高阿谀奉承的大臣连忙回答:"丞相没说错,这明明是一匹好马。"

坚持真理的大臣就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能说是马。"

赵高从中摸了底。散朝后,凡是说鹿的大臣都被强加上各种罪名赶出朝廷,有的甚至坐牢杀头,而说是马的大臣却个个加官进爵了。从此朝廷百官惧怕赵高,再也不敢说真话了。

最后赵高则是杀了胡亥,但是刘邦马上攻进咸阳,而项羽也打败了章邯,赵高的皇帝梦破碎,就算是子婴不杀他,刘邦项羽也不会放过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