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2024年06月22日05:52:09 历史 1094

中国女婿娶越南美女,看到老丈人家房屋墙体单薄屋顶漏雨,直接斥巨资给老丈人盖琉璃大瓦房,不仅如此,还带老丈人一家到中国见世面。

那么,在越南盖一栋琉璃大瓦房得多少钱,越南老丈人一家来中国后都见到了哪些新奇物品,都有什么样的神奇体验呢?琉璃大瓦房如今盖到哪一步了呢?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四川小伙小松到中越边境寻找商机,却经人介绍意外收获了一个漂亮的越南媳妇秋秋,小松跟着越南媳妇回娘家,看到娘家本身已经很贫困还要养着哥哥弟弟和侄子几十年。

小松很佩服老丈人和丈母娘这么有爱心也心疼他们,因此不仅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的,还帮着下地干活,顶着40度的天气下地割稻子。

但是小松最担心的就是丈母娘家的房子,单薄不说还破破烂烂的,一到下雨的时候那就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更别说狂风暴雨的时候了,房子摇摇欲坠,感觉房顶随时都要被掀翻。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松带秋秋回巴中过年的时候跟父母说了一下想给岳父岳母盖房子的想法,小松的爸妈也都很支持,毕竟他和秋秋是夫妻,哪有自己家过得好了不帮衬娘家的道理。

就这样,小松和秋秋一回到越南就告诉了家人这个好消息,一家人紧锣密鼓的就准备了起来,先搬家具再拆房子,一下午的功夫房子就拆完了。

盖新房打地基,这在越南是件大喜事,全村的邻居听到秋秋家里要盖新房,全都来帮忙,小松也不含糊,先是放鞭炮弄个简单的开工仪式,然后就是请全村人吃饭,都沾沾喜气。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房子的主体盖了一个月终于封顶了,171平方的清水房,已经花了十一万人民币了,还没有上瓦片和装修,预计光瓦片还得四万块。

房子封顶准备上瓦片的时候,秋秋却劝小松等一等,原来在越南,每年的三月份和七月份是不好的月份,全越南没有人家在三月份结婚或者盖房子等办大喜事的。

小松想着,那既然得停一个月的工,那不然带着老丈人一家去中国见见世面,也回国见见爸妈,结婚这么久了,他们双方亲家还没有在现实中见过面,趁此机会见一见。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越南因为天气热,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穿拖鞋,过了海关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丈人丈母娘买鞋买衣服,小松选了一个在中国很普遍的一个地下商场,老丈人也是第一次坐扶梯,害怕的紧紧抓着扶手。

商场里的衣服鞋子都不贵,上衣裤子大部分都是几十块,鞋子也就百十块左右,小松觉得已经很便宜了,到处帮他们挑,可老丈人还是被一双一百多块钱的鞋子吓到了,这也太贵了。

到了四川老家,因为家里平时没人住就没怎么装修,但是老丈人还是惊呆了,没人住还盖这么大这么多房间,而且农村的房子也盖这么好,站在路边就能看到城市的高楼。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小松领着老丈人一家在村子里转,老丈人看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好奇的不行,觉得这车要是放在越南农村肯定拉稻子肯定很方便,丈母娘更是喜欢的想上去试试,说想买一辆带回越南。

越南老丈人没想到,女儿就是给自己找了个中国女婿,家里的条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女婿不仅给家里盖琉璃大瓦房,还带一家人到中国见世面。

小松带老丈人一家去西安游玩,老丈人看什么都新奇,不停地拍拍拍,丈母娘突然发现旁边有个玻璃橱窗,里面的机器人会动,丈母娘还挥手跟机器人打招呼。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小松上前一看原来这个机器人是卖冰激凌的,丈母娘一听是卖东西的更是惊呆了,立马就想试试,当丈母娘从里面拿出冰激凌时,一家人都惊呆了,很多路人也好奇的站在他们身后看。

这也太先进了,这在中国也是很少见了,小松自己也没试过,其他很多中国游客也都是第一次见,他们一家人接连试了四五次一人一个冰激凌,感叹中国实在是太先进了。

小松接着又带他们去上海玩,首先体验坐飞机,这是丈母娘和老丈人第一次坐飞机,丈母娘还没进到机场就开始害怕了,害怕自己会晕机准备了两个袋子,就怕吐在飞机上。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丈母娘在飞机上全身紧绷,双手死死的握住扶手,直到飞机平稳之后才稍微不那么紧张,飞机落地之后大家都很兴奋唯有丈母娘,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仍然心有余悸。

到了上海肯定要去外滩,站在江边看着对岸的高楼,秋秋都惊呆了,以前都是在网上看到,这次终于亲眼见到了,老丈人和丈母娘更是惊呆了,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高的楼。

既然丈母娘不相信,那小松就要让他们真切感受一下,带着老丈人和丈母娘就登上了上海之巅,丈母娘吓的腿都软了,118层,他从没想过自己能站在118层楼的高空俯瞰城市。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晚上小松带着一家人坐轮船欣赏上海滩的夜景,路上全是人,都是来看夜景的,丈母娘紧紧地抓住老丈人的衣服,生怕走丢了。

站在船上看着两岸高楼上不停闪烁的霓虹灯,老丈人和丈母娘都不知道该看哪里了,实在是太漂亮了,而三姐则完全被迷住了,不停地拍照甚至说不想回家了想留在上海天天看。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这次来三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商机,三姐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很辛苦,上班时候没法照顾孩子,于是小松就打算帮助三姐在越南开个店。

这次他们来到了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三姐一下子就看花眼了,直说自己来对地方了,这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不管是哪个到越南都绝对大卖。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玩了一圈要回四川了,这次回去小松决定带丈母娘体验一下中国最快的高铁,丈母娘原本还很害怕的,结果上车之后感觉很稳,要是不看窗户外面根本感觉不到车在跑,还能淡定的吃东西了。

在中国玩了快一个月准备回去了,临回去之前,包工头打来电话说,盖房顶需要有一种螺丝在越南卖的很少还很贵,既然小松他们回国了最好能在国内买,又便宜质量又好。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小松带着老丈人去了五金建材市场,老丈人都惊呆了,中国的五金店都这么多,五金配件还这么全,这么便宜,好多在越南都很难找的,之前一直想买的中国制造角磨机这次终于可以买了。

越南老丈人没想到,女儿就是给自己找了个中国女婿,家里的条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女婿不仅给家里盖琉璃大瓦房,还带一家人到中国见世面。

一家人开车往河口去,路上怕丈母娘晕车就到服务区休息一下,服务区有那个自动按摩椅,小松就花几块钱让丈母娘体验了一下,结束之后丈母娘就觉得,不想回越南了,中国太好了。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回到越南就赶上稻谷成熟了,顶着四十度的高温,小松跟着老丈人一家割稻谷,老丈人一家种的还不少呢,不仅有自家的地还有别人家的,主要是运输起来麻烦,只能靠摩托车。

稻子收完三月份也过去了,继续开始盖房顶,琉璃瓦在越南可是个奢侈品,一块都得人民币好几块钱,越南人普遍盖房子用的都是铁皮瓦,有点小钱的用琉璃瓦镶个边看起来好看点。

但是铁皮瓦不结实,用几年就得坏,而且下雨了打在铁皮上噼里啪啦的晚上根本睡不着,而且在中国,现在盖房子基本上全都用的琉璃瓦,好看还结实。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小松直接做主全用琉璃瓦盖房顶,预计下来得四万块钱,这可把老丈人和丈母娘心疼坏了,但是看到琉璃瓦拉回来又高兴的爱不释手,这房顶盖好了一辈子也不会坏,全村人都羡慕。

从中国回来后三姐开店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趁着去城里采购物资的空闲顺便看了看地,在越南,租店面没有租地划算,租店面只能两年两年的租,而租地没有时间限制。

租地不仅便宜,也不用花大价钱装修,只需要把地面找平然后搭个彩钢架子就可以卖货了,这次他们租的是一个富婆家的地,一年一千五,先签六年合同。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端午节到了,工人们都不上班,虽然越南不过端午节,但是这天也是越南一个节日,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来说还是个比较盛大的节日,小松作为中国人当然是过端午节,就准备带着一家人包粽子。

小松自己从来没包过粽子,都是在网上看的,房子后面刚好有包粽子需要用的那种大竹叶,家里也有种的一点糯米还有些大枣,小松就拿出来泡上一些。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他怕家人吃不了甜的就弄了点肉调成了咸的陷,一家人没有一个会包的,都是看着网上的教程自己琢磨,每个人包的都不一样,但好在都没有漏的。

粽子煮熟还没捞出来的时候,秋秋和丈母娘就先吃了一个觉得还挺好吃的,捞出来之后看着包的五花八门粽子小秋只想笑,还能认出来哪个是自己包的,虽然不好看,但还是好吃的。

盖房顶开始十天了,才盖好一面瓦,包工头说盖得快的话三四天就能完成,但是小松看这进度三四天怎么也完不成吧,也不是说工人干活慢,而是他们老不来干活。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端午节那天过节了,不干活,第二天也不知道为啥也没来,第三天下着大雨,工人冒着雨疯狂干活,小松都搞不明白,难道越南人都松弛到这种程度?只要还有钱花就不干活?

丈母娘从开始上第一片瓦的时候就基本上一直呆在房顶监督着工人干活,这么贵的瓦片,要是活不干好就可惜了。

中国女婿出手阔绰,不仅给越南老丈人盖房,还带他们来中国见世面 - 天天要闻

工人弄着房顶,想要趁早住进去那房子的内部装修也得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上次去得四万块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这次趁着带三姐进货又取四万准备接下来的装修,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 天天要闻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6月27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政论专题片《第二个答案》。专题片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6人、厅局级干部3533人、县处级干部2.8万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党、国家、军队内部的严重隐患正在消除,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专题片说。政知...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