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采用分封制,十几年后看出好处,挽救了汉朝危机

2020年07月14日19:32:03 历史 1871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同年刘盈即位,但刘盈生性仁弱,朝政大权都在他母亲吕太后手中,因对母后残忍的手段和骄横不满,汉惠帝刘盈忧郁成疾,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于是吕太后立少帝,因少帝年幼,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吕太后手中。

汉朝为什么采用分封制,十几年后看出好处,挽救了汉朝危机 - 天天要闻

朝政大权虽然掌握在吕太后手里,但她也不敢把刘氏江山改成吕家天下,因为汉朝在各地还有刘氏的很多诸侯王,这些诸侯王都有各自的兵马,吕太后也是很忌惮,为巩固吕氏统治,吕太后不顾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非刘氏王,天下共讨伐)的誓约,大封她的侄儿吕氏族人为诸侯王,以对抗刘氏诸侯王。

汉朝为什么采用分封制,十几年后看出好处,挽救了汉朝危机 - 天天要闻

吕太后因病去世后,诸吕害怕被刘氏迫害,预谋造反,要夺取刘氏政权,这次密谋传到了刘氏宗室齐王刘襄那里,为了保卫刘氏的江山,他决定起兵讨伐诸吕,刘氏诸侯王主动出兵讨伐吕氏,而后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用计得到掌握在吕氏手里的兵权,于是率领朱虚侯刘章进宫诛杀相国吕产,就这样诸吕之乱平定了。

汉朝为什么采用分封制,十几年后看出好处,挽救了汉朝危机 - 天天要闻

分封制虽然有弊端,但是在诸吕之乱这种特殊条件下分封制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汉朝初期直接是郡县制,刘氏宗室手里没有兵权的话很有可能刘氏江山就会被吕氏一族篡位,也就没有了大汉的四百年国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 天天要闻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用心。其悖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罔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两岸对立...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