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他恨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江湖术士们!

2020年07月09日21:36:03 历史 1187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力推崇法家治国,而儒家和法家又是死对头,因此出现“焚书坑儒”的惨状事件。我们都会认为秦始皇统治下的帝国,其实对儒家是非常排斥的,甚至不惜代价会把儒家给消除掉。

但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儒家经典,依然都还健存。包括在秦朝时期,很多官员也都是儒家出身的,甚至都做到很大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汉王朝刘邦时期。那么秦始皇是真的很讨厌儒家吗?今天,笔者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焚书坑儒”背后的一些真相,以及秦始皇是如何重用儒家的。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他恨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江湖术士们! - 天天要闻

“焚书坑儒”杀掉的是谁?

关于焚书,秦始皇到底烧的是什么书?

司马迁在《史记》里重点提到了两本书,一本是《诗经》,还有一本是《尚书》,这两本书都是儒家经典的代表。

《诗经》和《尚书》在“五经”中的排位很靠前,焚书说明秦始皇发动的焚书主要就是针对儒家而做的。至于“坑儒”,从字面上看,就是在迫害儒家。如果我们仔细读一下《史记》之类文献,就会发现,秦始皇活埋的那批人里有一部分确实是术士,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儒生。因此很多观点认为:坑儒坑的并不是儒生,而是江湖术士,也就是替秦始皇求取仙药的那批人这些术士们欺骗秦始皇,眼看要露馅,就想着逃跑,结果被秦始皇抓起来,全部给活埋了。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虽然打击了一部分儒家弟子,但对儒家也很重视,甚至还提拔了一大批儒生,曾经设置过一个官职,叫作“博士”。这个官职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一个人在秦朝当上了博士,就意味着他很有学问,经常可以向皇帝提出建议。博士还可以收徒弟讲学,秦朝的博士中,有不少都出身儒家。

有一位大儒叫叔孙通,他在秦始皇死后,还获得了秦二世的赏识。汉朝建立以后,叔孙通还帮汉高祖刘邦制定了宫廷礼仪。在整个秦朝,儒家的传承根本没断,儒家在秦朝能够获得传承,和秦始皇的政策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秦始皇对于儒家其实根本没有那么憎恶。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他恨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江湖术士们! - 天天要闻

“焚书”和“坑儒”为何发生?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废除了周王室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的高度集权。所谓郡县制,区别于分封制,就是中央派官员去接管地方,这些官员不能把职位传给子孙,随时可能被调动,甚至是免职。

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确实更有利于消除分裂的隐患。但在此之前,周朝的分封制已经延续了八百多年,人们一时很难接受郡县制这种全新的秩序。尤其在儒家看来,郡县制更是让人不能容忍,因为儒家推崇周朝的制度,认为复古才能带来太平。

秦始皇一次宴会的时候,一个叫淳于越的儒家学者看不下去了,跳出来说,当年商朝和周朝能延续那么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诸侯王为天子提供屏障。现在陛下把分封制给废了,万一朝廷里出现大臣谋反篡位,那有谁会来救援呢?为了长治久安,陛下还是应该恢复分封制。

淳于越刚说完,丞相李斯就火了,站出来说:这些儒生们根本不了解现实,只会蛊惑人心。应该禁止他们私下讲学,再把儒家的经典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书统统烧掉,以后百姓想要学知识,让他们跟着秦朝的官吏学习法律就好了。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达了“焚书”的命令。

秦始皇焚书,是儒家中有人提出了不同政见,而且挑战的是秦朝的根本国策,也就是郡县制。如果儒家弟子们成天在社会上散布这些观点,那必然会阻碍郡县制的建立,秦始皇断然决定焚书,但是焚书并不只是针对儒家一家。

《史记》里说,秦始皇把诸子百家的书和儒家的书放在一起烧掉了,因为秦始皇希望百姓们不要胡思乱想,老老实实遵守秦朝的法律就好了。

秦始皇虽然禁止儒家私人讲学,但与此同时,他却又把一批儒家学者任命为“博士”。这批博士们严格遵守秦朝的法令,允许他们收徒讲学。博士讲学在本质上不属于“私学”,而是“官学”,是维护帝国统治的。

《史记》里说秦始皇要活埋这批儒生,是因为他们妖言惑众,所以要教训一下他们,杀鸡给猴看。

即使是在坑儒之后,儒家读书人也并不是从此就断了活路朝廷里的那群博士们老实本分,活得其实还挺滋润。秦始皇镇压儒家,这只是表象他真正想做的,其实是用权力去控制文化,终结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在秦朝仍然得到了延续,这是儒家后来在汉朝能够一步步走向独尊的前提。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他恨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江湖术士们! - 天天要闻

秦二世的区别对待?

在秦二世当政时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消息传来,秦二世非常惊慌,当时朝廷上有三十多位儒家博士,他们都说,陈胜吴广这是造反,对于造反的人绝对不能宽恕,请陛下立刻出兵,镇压叛乱。

这时叔孙通站出来说,现在天下太平,四海一家,哪会有人造反?那些人都不过是小毛贼罢了。秦二世一听这话,龙颜大悦,立刻重赏了叔孙通,然后把那些说有人造反的儒家读书人统统抓了起来,说他们蛊惑人心。叔孙通拿到了赏赐,赶紧收拾行李,连夜就跑了。后来,项羽打进了秦朝的都城咸阳,烧杀抢掠。叔孙通跑得快,这才幸免于难。

叔孙通虽然出身儒家,但性格圆滑,所以平平安安地从秦朝活到了汉朝。这说明,秦始皇对于儒家其实是区别对待的。你要是不安分,总爱说些有的没的,那我就禁止你讲学,甚至把你抓起来。你要是老实本分,那我就出钱把你给养起来,还允许你收徒讲学。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他恨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江湖术士们!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是出于对儒家的仇恨,仅仅是要用权力去控制文化终结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杀害的人并不全部都是儒生们,更多是一些江湖术士们,那些圆滑识时务的人,就能生活的很好,甚至高官厚禄。

再者焚书的不只是儒家一家,诸子百家的书都在焚毁之列,也是为了达到国家垄断文化的目的,以及秦二世时期,对于儒生们也是区别对待,没有所谓的赶尽杀绝。因此,对于“焚书坑儒”的事件,我们要更加辩证的看待秦始皇的做法,一切都是为统治者的权利效力的!

参考资料:

1、《史记》

2、《资治通鉴》

3、《生死秦始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