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2020年07月06日13:36:10 历史 1538

衡量一员猛将的武力如何人们往往用大战多少回合来作简单和直接的比较,其实这种单纯的对比并不全面,今天就从马战、步战、水战、箭术、力量、突围能力等多个方面说一说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马战第一:吕布

说吕布的武力三国第一其实说的是吕布的马战第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有赤兔马的吕布如虎添翼打遍三国无敌手: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和濮阳之战典韦、许褚等六大猛将围攻吕布一人,试问三国除了吕布还有谁能有此骄人战绩?吕布马战第一实至名归。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步战第一:典韦

“马上吕布,马下典韦”,这句顺口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典韦在演义中除了大战许褚数百回合以及围攻吕布之外,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的两场步战:一次是濮阳之战从吕布大军的重围之中硬是步战杀出一条血路,吕布八健将中的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以马战对典韦步战都奈何不了他。

另外一次就是宛城之战在兵器被盗的情形下典韦死守寨门,以步战挡住了张绣马军、步军和弓箭手连续不断的攻击,最终为曹操出逃争取了时间,自己却战死沙场。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水战第一:甘宁

三国时期水战最强的是江东水军和荆州水军,江东诸将大部分水战都很出色,有些甚至就是水贼出身比如甘宁、周泰和蒋钦,而其中水战单兵能力最强的当属东吴悍将甘宁:甘宁年少之时就以锦帆贼的名号名动江湖,水战自然无人可及。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箭术第一:吕布

三国演义中神箭手不少,不过最厉害的当属吕布和黄忠,那么两人谁才是三国第一神箭手呢?可以以吕布辕门射戟和黄忠长沙之战箭射关羽盔缨根做个对比:吕布一百五十步也就是至少200米以上射中戟小枝,这么远的距离吕布就这么随手一射,箭术堪称炉火纯青。

黄忠射中关羽盔缨根也很厉害,但是距离最多也就几十米,相对而言还是吕布的箭术更厉害一点。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力量第一:典韦

三国众多猛将中大力士其实也不少比如70岁还能拉三石弓的黄忠,能拽着两头牛的尾巴倒退百步的许褚,但是力量最强悍的可能还是典韦。

演义中对典韦的力气有过具体的描述:

“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嵬然不动。”

众军士至少也得十个人吧,大风中十个人都扶不住的大旗,典韦一人轻松搞定,这个力量比许褚和黄忠还是要强那么一点。

三国猛将武力的六个第一:吕布很强,典韦也不弱,甘宁和赵云上榜 - 天天要闻

突围第一:赵云

吕布马战虽然厉害,但是突围能力却比不上赵云,演义中赵云至少有两次出色的突围: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曹操大营,杀了几个来回救回阿斗并突围而出;另外一次是汉水之战突入重围救出黄忠,连张郃、徐晃都不敢上前迎战。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演义中典韦虽然缺乏和猛将之间的单挑战绩,不过却能在步战和力量方面称雄,位居第三也有一定道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