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2025年05月21日14:13:08 历史 1825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通过比对民国二十六年江都宜陵《景氏族谱》,我们得知景麟祥的两个女儿中,长女正是嫁给徐达三的景孺人,次女则嫁与郡庠生田山岱。两部族谱互为印证,清晰勾勒出这位贤淑女子的家世背景。

景孺人自幼聪慧过人,不仅熟习女德典籍,更能通晓经史子集。她性情温婉恭顺,待人接物端庄得体。婆母朱太孺人听闻其贤名,特意为儿子徐达三聘娶。婚后因丈夫醉心诗书不问家事,景孺人便独自担起持家重任。她治家勤勉有方,对待仆人宽厚仁慈,接待亲友讲究礼数,家中大小事务皆需经她定夺。更令人称道的是,每逢亲族中有婚嫁延误或无力操办丧事者,她都倾力相助。

其夫徐德尊(字达三)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少年时便显露出不凡才气。他潜心钻研经世致用之学,不屑于雕章琢句与人争锋,注重培养读书人的真才实学。虽科举文章写得典雅流畅,却屡试不第,长期寄居岳父景麟祥家塾。长辈以"大器晚成"宽慰,他也始终保持着诚信待人的品格,晚年愈发德高望重。

在子女教育方面,景孺人更是倾注心血。其子徐文瑞自幼接受严格教导,后转入外祖父家塾深造。景氏作为诗书世家,不仅教授传统经义,还指导研习古文典籍和子史文集。景孺人每日亲自检查课业,耐心解答疑难,最终培养出徐文瑞出众的学识。他少年时便考取县学生员,虽后续科考不顺,但在舅父景江锦任潮州官职期间,受邀协助处理政务,各类公文要务多由其执笔完成。

纵观康乾时期的江都县,景、徐两大书香世家的联姻,不仅成就了一段门当户对的姻缘,更延续了传统士族文化传承的佳话。这位聪慧贤淑的景孺人,用她的才德与担当,在家族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